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通用2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
第一課時
一、教學模式研究:
1、名稱:小學語文“嘗試發現”模式。
2、主要特點:嘗試發現。
3、主要流程:
主動嘗試→各種比較→求異發現→鞏固深化
4、操作要點:
學生:看圖、思考、學文、比較、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老師:引導、評價、鼓勵、學法指導。
5、培養目標:提高觀察思維能力,發展求異思維。
二、教材簡析:
《坐井觀天》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的一則寓言故事。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說明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正確,是不對的。
三、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沿”、“際”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口”、“井沿”、“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3、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學本領都要開擴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4、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看、說、讀、思結合,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重點、難點:
讀議關鍵詞句,提出問題,在圖文幫助和老師引導下,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懂得青蛙之所以錯的原因。
五、教具:
多媒體課件。
六、教時:
2教時
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意。
2、創設情境,設置思維訓練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擊出動畫:《井底的小青蛙》歌曲。
2、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來夸,它是怎么說的?(我的井兒比天大)
3、那么,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呀?
4、小青蛙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一、看圖引疑,揭示學法要求。
1、揭題引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只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觀天》。擊出課題,并釋題意。
2、看圖引疑:
①(出示插圖)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隨機引導,抓住“落”字和“停”字比較,理解“井沿”)
②仔細觀察青蛙和小鳥的神態,你想知道什么?(學生看圖質疑)(設想學生可能會提: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
3、欣賞課文釋疑:
邊欣賞課文邊想想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事?
4、引出學法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動動小腦筋,讀讀書,自己提提問題,討論問題,比比誰最聰明。
二、研讀課文,初步體會寓意。
㈠嘗試學習,研讀2~4自然段。
1、嘗試學文。自由讀文,邊讀邊想,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2、質疑問難:(估計學生提出的疑難詞句有:“天不過井口那么大”、“說大話”;當學生提到“說大話”不理解時,隨機引導學生圍繞“說大話”再來提問題。)
3、思考難點,發現問題。
思維訓練點⑴:圍繞“說大話”討論。估計有以下問題:
①什么叫說大話?
②青蛙認為誰說大話?(找找,讀讀第四自然段)。
③青蛙認為小鳥說了什么大話?
④為什么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呢?
(讀議“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⑤小朋友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嗎?
4、比較體會,解決問題。
借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游,它飛過田野,飛過大海……讓學生體會到小鳥見多識廣,說的不是大話,而是實話。
5、引讀2~4自然段。
6、小結學法:抓住重點詞語,自己提出問題,看看讀讀想想,
自己解決問題。
㈡遷移學法,研讀5-7自然段。
1、讀后思疑,學句質疑。快速輕聲讀5-7自然段,出示以下句子,比較、提問。
2、引導討論,解決問題:
思維訓練點⑵:是誰弄錯了。(估計有以下問題):
①為什么小鳥說青蛙弄錯了?(讀議:無邊邊際)
②青蛙笑什么?為什么青蛙認為自己不會弄錯的?
體驗:用紙圈成筒當作井讓學生看天花板,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因紙筒壁擋住了視線,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很小,只有井口那么大,從而讓學生明白不管是青蛙還是小鳥,坐在井里看天,都只能看見井口那么大。
③你們認為到底是誰錯了?錯在哪兒?
④假如你是小鳥,你怎么勸青蛙?(想象說話)
⑤讀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鳥笑什么?(抓住重音“也”字)
為什么小鳥說“你是弄錯了。”和前面小鳥說“你弄錯了。”有什么不一樣?
3、學句質疑。
思維訓練點⑶:為什么要跳出井口看一看?
①齊讀“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讀了這一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提?
為什么小鳥要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呢?
②討論解疑。
5、學法小結:抓住重點句子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三、激發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后來會不會跳出井口來看天呢?
2、誰愿意來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會說些什么?
(指名上臺表演)
3、你想對青蛙說些什么嗎?
4、小結:我們可不能像做青蛙那樣……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加深字詞記憶。
1、認讀生字詞。
2、生字抄字(評議、修改)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能正確認讀、理解要求學會的詞語。
3、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故事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板書并直接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們,今天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坐井觀天。
2、初讀課文
師: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同學們們自己來學懂,你們能不能做到啊
師:請同學們們把書翻開,先自己讀一讀這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動筆勾畫出有幾個自然段,等會來比一比,男生和女生哪邊讀得最好。現在大家抓緊時間練習讀書吧。(教師巡視指導)
生:(自由小聲朗讀課文)
3、檢查練讀效果
各抽男女同學一名,比賽朗讀。
二、再讀課文,思考質疑
1、師:兩位同學讀得都很好。老師再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邊讀邊想,課文里有哪些詞不懂,用筆勾畫下來,有哪些問題不明白,等會兒提出來我們一塊兒解決。
(全班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提出不懂之處
師:好!我們比一比,哪個同學們最會讀書,能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有哪些不懂。生提問,教師隨機板書或引導釋疑。
三、細讀課文,自讀自悟
1、師:你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還是要靠你們自己來解答。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圖,聯系上下文想想提出來的詞語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些不懂的問題讀課文后能不能弄懂好,自己再讀,找答案。
2、學生自由朗讀
3、師生共同解決疑問
⑴通過井沿的理解,學習第一段,明確小鳥和青蛙的位置。
師:“井沿”這個詞在哪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師:我們聯系圖,想一想什么是“井沿”。(教師簡筆畫一口井)這是一口井,誰能說一說“井沿”在哪兒(指一男生)你來說。
師:哪個同學們上來指一指畫上的井沿究竟在哪兒,并且幫老師把小鳥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擺一擺(出示小鳥和青蛙圖),老師請你來吧(指一名學生)。哪里是井沿用手畫畫。青蛙坐在哪里?小鳥在哪里它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⑵理解“無邊無際”
師:“無邊無際”這個詞在課文的哪句話中請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說:
師:說得好。這個詞是指非常寬廣,看不到邊。你們還可以從小鳥的哪句話中看出天是無邊無際,大得很。(指一生)你說。
生:從第三段中小鳥回答說“我飛了一百多里”這句話看出天大得很。
師:對!從這兒是可以看出天非常大,無邊無際。那誰能用贊嘆的語氣讀出來。自己先練一練。
生自由朗讀
指名朗讀
師:很好。天真大啊!同學們們,像他一樣,把天很大很大的語氣讀出來。“小鳥說,你弄錯了……”開始。
(生齊讀)
⑶理解“大話”
師:讀得好。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可是青蛙卻認為小鳥說的那些話都是大話。誰知道什么是大話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
生說
4、了解爭論的問題,指導朗讀
師:“大話”的意思我們知道了,還有一位同學們提出了“青蛙和小鳥到底在爭論什么”,請同桌兩個,一個讀青蛙說的話,一個讀小鳥說的話,你們也試著爭論一下吧!
⑴(生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師:好了!剛才你們像小鳥和青蛙一樣爭論了一下。誰來說說爭什么呀?
生: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⑵師:它倆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我們請兩位同學們讀,一個當小鳥,一個當青蛙,大家聽他倆的爭論。
(一男生讀青蛙說的話,一女生讀小鳥說的話,把爭論天有多大的句子讀出來。)
⑶師:全班同學來學習小鳥和青蛙爭論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讀青蛙的話,女生讀小鳥的話。這次看哪邊讀得好。“青蛙”準備。青蛙看到一只小鳥落到了井沿上,于是它就問道……
(生分角色讀對話)
四、指導感悟,理解寓意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他倆在爭論什么了,誰說說小鳥和青蛙哪個的看法對呢(全班舉手)那么多同學們都知道啊,全班同學告訴老師。
生:(齊答)鳥說得對。
師:小鳥說的是對的,那青蛙說的肯定就——
生:(齊答)錯了。
師: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下。青蛙為什么會說錯了呢小鳥又為什么會說對了呢?我們先來幫小鳥找找原因。請大家先讀一讀小鳥說的話,然后同桌討論一下:小鳥為什么會說對啊
(生讀后同桌討論,教師巡視)
師:好了,誰來幫小鳥找一找說對的原因
生:
師:根據剛才幾個同學們說的,老師幫他找找原因。因為小鳥飛的地方多,見識廣。他都見過什么啊?
師:小鳥飛了這么多的地方,還是沒有見到天的邊在哪兒。那青蛙為什么又會錯了呢?先讀一讀青蛙說的這段話。
(生讀)
師:大家讀了青蛙說的這段話,聯系圖想一想,他的話錯在哪兒
生說
師:同學們,誰最聰明,能用青蛙的表情和根據它說的話,再幫青蛙找一找它還有什么錯呀
生:學到這里,哪個同學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生甲:坐在井里觀察天。
生乙:坐在井里看天。
師:“觀”就是看的意思。上課前張老師說過了,坐井觀天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坐在井里看天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生:坐井觀天就是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天,批評了自以為是的人。
生丙:批評見識少還自以為是的人。
師:同學們一個比一個說得好。哪個同學們愿意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讀一讀。就請你吧!(指一生)
(生讀課文)
五、創造想象,讀編第四次對話。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驚呆了,看見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對小鳥說:“________________”。小鳥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