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文言實詞的用法
請:①請求 ②邀請:乃請賓客(信) ③拜訪:公子聞之,往請(信) ④表敬副詞 對:①回答:奏對稱旨(譚) ②對著:對酒當(dāng)歌(成語) 幸:①幸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論) ②帝王到某處: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六)③寵愛、寵幸:如姬最幸(信)④僥幸:幸復(fù)得此婦(孔) ⑤表敬副詞:大王亦幸赦臣(廉) 許:①答應(yīng):寧許以負(fù)秦曲(廉) ②表示不確定的零數(shù):高可二黍許(核) 負(fù):①倚仗:秦貪,負(fù)其強(廉) ②承擔(dān):予此行所負(fù)之責(zé)任(黃) ③背棄:決負(fù)約不償城(廉) ④辜負(fù):吾上恐負(fù)朝廷(左) ⑤背 ⑥敗 立:①站立 ②直立:大石側(cè)立千尺 (石) ③即刻、馬上:趙立奉璧來 (廉) 交:①交往:臣以為布衣之交 (廉) ②交互:葉葉相交通 (孔) ③接觸:交頭接耳(成語) 設(shè):安設(shè)、設(shè)置:設(shè)九賓于廷 (廉) 引:①導(dǎo)引:左右引相如至(廉) ②牽、拉: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察) ③引退:引次江北 (赤) 恐:①擔(dān)心:秦王恐其破璧(廉) ②害怕:舟人大恐 (石) 畢:①完、盡:錄畢,走送之(送) ②都,全:靡不畢現(xiàn)(屈) 卒:①步兵 ②死 ③終于:卒相與歡(廉) ④通“猝”:卒然邊境有急(論) 士: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石) ②讀書人: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訓(xùn))③有才能的人:勝不敢復(fù)相士 (毛) ④士兵 將:①將領(lǐng) ②帶領(lǐng):使將將其軍歸魏 (信) 撫:①安撫:則宜撫安 (赤) ②巡撫:以大中丞撫吳者 (五) 走:①快跑:持劍盾步走 (鴻) ②趨向: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 (阿) 事:①事情 ②侍奉:以地事秦 (六) 禮:①禮儀:畢禮而歸之 (廉) ②禮貌:秦則無禮 計:計策、謀劃:莫知計所出 (指) 愿:①樂意:臣愿奉璧往使(廉) ②希望:愿結(jié)友(廉) 案:①幾案 ②察看:召有司案圖(廉) 方:①方圓 ②并排:今操方連船艦(赤)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④方位、方向 語:(yǔ)談?wù)摚涸饺苏Z天姥 (夢游) (yù)告訴:不可不語。 (鴻) 名:①名字,名稱: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 (芙) ②取名、命名:而此獨以鐘名。 (石) 曰:①說 ②叫作,稱作:曰師曰弟子云者 (師) 文:①文字:其文漫滅 (游) ②文章:其文約 (屈) 進:①前進:其進愈難 (游) ②進獻:相如前進缶 (廉) ③出來做官:進亦憂,退亦憂 (岳) 奇:(qí)奇異、罕見:其見愈奇 (游) (jī)單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 好:(hǎo)美好 (hào)喜好: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 出:①與“入”相對:以筒水灌之,始出 (促) ②出產(chǎn):殫其地之出 (捕) ③ 超出:其出人也遠矣 (師) ④出現(xiàn)、顯露:水落石出 (成語) 極:盡: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游) 觀:(guān)①看、觀賞: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石) ②觀察:古人之觀于天地(游) ③景象:非常之觀 (游)(guàn)宮廷建筑:大王見臣列觀 (廉) 求:①尋求:求人可使報秦者 (廉) ②請求:求而不得者也 (送) 險:①地勢不平坦:險以遠,則至者少 (游) ②險要,險阻:此為長江險已與我共之矣 (赤) 云:①說;②如此,這樣:曰師曰弟子云者 (師) ③云氣:云霏霏其承宇(涉) 鼓:①擊鼓:百姓聞王鐘鼓之聲 (孟) ②動,鼓動,揮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 ③彈奏:趙王鼓瑟 (廉) ④古代夜間計時:戊申晦, 五鼓(《登泰山記》) 是:①與“非”相對:是己而非人 (問) ②代詞:是吾劍之所從墜(刻) 遺:(yí)①丟失:得遺金一餅(樂);②遺漏、忽略:小學(xué)而大遺(師) ③遺留:始訪其遺蹤 (石) (wèi)贈送:先以書遺操(赤) 得:①得到 ②收獲:往往有得 (游) 謂:①對……說 ②叫做,稱為:可謂死君乎 (崤) ③以為:眾謂余一行為可以紓禍(指) 至:到,到達 察:①細(xì)看:徐而察之 (石) ②考察:察己則可以知人 (察) 樂:(lé)高興,快樂 :喜聞樂見(成語) (yuè)樂曲:今王鼓樂于此 (孟) 師:①軍隊 ②老師 ③學(xué)習(xí):不恥相師(師) 傳:(zhuàn)①傳記: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黃) ②注釋經(jīng)義的文字: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師) ③驛舍:舍相如廣成傳舍 (廉)(chuán)①傳送、傳遞; ②傳授: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 ③流傳: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游) 道:①道路 ②道理,規(guī)律 ③學(xué)說,思想:益慕圣賢之道 (送) ④說 ⑤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⑥風(fēng)尚:師道之不傳 (師) 受:①接受 ②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饑(論) ③傳授、授予: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 惑:①迷惑:不亦惑乎(察) ②疑惑:惑之不解 (師) 賤:①物價低:心憂炭賤愿天寒 (賣) ②卑賤、地位低:其辱人賤行 (五) ③謙詞:賤妾留空房 (孔) 圣:①圣明、賢明:圣人之所以為圣 (師) ②具有較高智慧和道德的人:是故天下有七十一圣 (察) ③尊稱皇帝:圣旨 愚:①愚昧、愚蠢 ②謙詞(自稱):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赤) 足:①腳 ②足夠、充足: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王乎(鴻) ③值得:豎子不足與謀(鴻) 攻:①進攻 ②學(xué)習(xí)、研究:術(shù)業(yè)有專攻(師) 經(jīng):①經(jīng)典 ②經(jīng)絡(luò):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 (庖) ③經(jīng)過: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 (芙) 勸:①勉勵 ②勸說學(xué):學(xué)習(xí) 中:zhōng①內(nèi)、里 ②不高不下:中述湯武 (屈)zhòng合乎:木直中繩 (勸) 疾:①病 ②痛恨:屈平疾王聽之不聰(屈) ③通“嫉”: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孫子吳起列傳》) ④急速:皇上于閱兵時疾馳入仆營 (譚)⑤加強:聲非加疾也 (勸) 致:①達到:而致千里(勸) ②招致:以致天下之士(過)假:①借:人多以書假余(送) ②借助,憑借:假輿馬者(勸) ③寬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荊)④給:漢人未可假大兵權(quán) 邊形(潭) 絕:①斷,斷絕:楚誠能絕齊(屈) ②橫渡:而絕江河(勸) ③極: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 興:①興起:風(fēng)雨興焉(勸) ②發(fā)動:大興師伐秦 (屈) 功:①成績、成效:功在不舍(勸) ②功勞:以相如功大(廉) 強:①有力:筋骨之強(勸) ②強盛:強國請服 (過) 用:①使用 ②資財:君子寡欲則能謹(jǐn)身節(jié)用(訓(xùn)) 軍:①軍隊 ②駐扎:沛公軍霸上 (鴻) 擊:①敲打:為一擊缶(廉) ②攻打:為擊破沛公軍(沛) 內(nèi):(nèi)①與“外”相對 ②內(nèi)心:內(nèi)懷猶豫之計(赤) (nà)接納,放入:內(nèi)所著披襖中肝瀝膽(王) 如:①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 ②趕得上:固不如也(鴻) 倍:①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黃)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謝:①道歉:至鴻門,謝曰(鴻) ②辭別:乃謝客就車(信) ③拒絕:阿母謝媒人(孔) ④告訴、告誡:多謝后世人(孔) ⑤凋落:花之既謝 (芙) 意:①心意、意圖:吾意決矣 (赤) ②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 (鴻) 坐:①坐 ②座位 ③犯罪或錯誤:何坐?曰坐盜 (《晏子使楚》) ④因:停車坐愛楓林晚 (山) 舉:①舉起,抬起 ②成功:莫令事不舉 (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舉 (阿)④全 ⑤拿:舉以予人(六) ⑥發(fā)動:舉事必循法以動 (察) 勝:(shèng)勝利 (shēng)①能承受: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五); ②盡:刑人如恐不勝(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