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言實詞應注意的問題
大冶鐵礦中學 陳建
文言文學習,是中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個難點!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初中學生應能"閱讀淺顯文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要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有賴于對一定量的文言詞語的學習,為掃除文言文閱讀障礙打下基礎。下面我就談談文言實詞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應該注意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今異義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詞由古代發展到現代,有的詞義擴大了,如"臉",古代只指眼下方的一小塊面部,現指整個面部;有的詞義縮小了,如"瓦",古代指一切燒制的土器,現只指屋頂上蓋用的"瓦";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現代的"走"古代稱"行",現代的"跑"古代稱"走";還有的詞語在感受情色彩方面發生了變化,如"爪牙",古代比喻衛國的武臣,現在比喻壞人手下的幫兇。
二、應該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古漢語單音詞較多,現代漢語雙音詞較多。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古代往往用一個單音詞來表示。而在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古今形式相同,但含義不同的雙音詞。其主要特點是:在古代它們是兩個詞,在現代則是一個詞,例如"妻子"一詞,在古代指"妻子和兒女",在今天就只指"妻子"。
三、應該注意一詞多義現象。一詞多義,即一個詞有多種含義,乃至屬于不同詞類,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只有掌握了這種語法現象,才能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對同一個詞進行不同的解釋。要想較好地掌握這一語法現象,除了注意平時的積累之外,還要認真掌握有關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的知識。其中假借義的知識又涉及到通假字的知識。
四、應該注意詞類活用現象。詞類活用現象亦是文言文中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是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實詞的活用現象。這其中,每一類詞的活用又有許多不同的情況。例如:名詞作動詞用,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詞類活用與一詞多義的區別在于前者是暫時性的,后者則是永久性的。
除了注意以上這些問題,我們還應掌握一定的方法,可采取"零存整取,積少成多"法。換言之,隨著教學的進行,教師可以引導把通假字、單音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的詞整理出來,分別集中、排隊,搞個"集解"式的表,表中有典型例句并作扼要解釋、出自篇目等,定期補充,逐步積累,做到上下溝通,新舊聯系,零存整取,積少成多。這樣授之以法,學生就能獨立自主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