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語文復習提要
2006年中考語文復習
保定物探中心學校二分校 田立增
文言文復習重點舉要
1、作家作品知識;(不能出錯字)
2、填寫文中空缺的句子;(不能出錯字)
3、理解常見實詞在文句中的含義;
4、把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5、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
6、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7、概括作者或人物的觀點、態度;概括文章給人的啟示或道理。
說明文閱讀重點舉要
1、明確說明對象
考查這個知識點一般有三種提問方式:A、指出說明對象是什么。B、概括說明的主意內容是什么。C、找出中心句。注意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而說明的內容則是說明對象加其特征。
2、抓住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A、從標題著眼B、從中心句中挖掘C、從分析材料入手。
3、理清說明順序
A、時間順序B、空間順序C、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主要有以下幾種具體形式:
A、由主到次B、由現象到本質C、由概括到具體D、由整體到局部E、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F、由原因到結果;G、由一般到個別等
4、掌握說明方法:A、會判斷B、會分析其作用
說明方法主要有以下的作用:A、列數字 說明事物更具體、準確。B、舉例子 說明事物更具體、形象,更有說服力。C、打比方 更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特征。D、作比較 使事物特征或事理更突出,便于讀者理解。E、分類別 使事物類別更清楚。F、下定義 科學、嚴密、準確地說明事物本質。G、畫圖表 直觀、清楚、一目了然。
5、感悟說明語言
這類題考查經常有下面幾種方式:A、找出體現語言準確性的詞語或分析該詞語作用。B、家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C、加點詞語能否換成另一個詞,為什么?D、某兩個或多個詞語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這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是:首先解釋該詞語的含義,揭示其在說明事物特點時發揮的作用;必要時要區別該詞語和其他詞語在含義及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總結該詞語用在這里對說明事物特點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說明去掉、替換該詞語所帶來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實際、不準確等)
6、加強考生在說明文閱讀中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答好開放性試題。
議論文閱讀重點舉要
1、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
中心論點應符合以下要求:
A、論點應是明確的判斷,而不能是疑問句。
B、論點應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而不能是片面的,不能以偏概全。
C、論點應是完整的句子,而不能是單個詞語或短語。
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應該如何去找?
A、標題。B、開頭C、結尾D、論證過程中E、自己概括、總結
2、論據
A、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B、道理論據:科學原理、名言警句、格言諺語、革命導師的精辟論述等可以作為道理論據。
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證、類比論證等。
4、如何判斷文中的論證方法,并概括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這類題基本步驟是:手法+效果+聯系中心
A、舉例論證 能更具體、更充分地證明論點,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B、道理論證 補充說明或進一步證明論點,更權威、更有說服力。
C、比喻論證 使論證更生動、更形象,更便于讀者理解。
D、對比論證
5、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反駁的方式有三個:A、駁論點B、駁論據C、駁論證
6、論證結構
三段式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7、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表現為準確、嚴密、概括、簡潔。
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要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準確、嚴密;從說理的角度分析其敘述的概括性和間接性;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鮮明、生動和感情的色彩。
閱讀中考查某語句的作用這類題一般從內容、結構兩方面去分析。
記敘文閱讀重點舉要
1、分析記敘文的思想內容
A、側重寫人的記敘文,可以分析人物外貿、語言、動作、心理等;可以分析人物間的關系;也可以分析人物與環境的關系;還可以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態度、感情等。
B、側重敘事的記敘文,可以分析記敘的要素、事情發生發展的進程,場面細節,分析作者對事件的態度上把握事情包含的深刻意義,分析文章反映了怎樣一個社會現象,或贊頌怎樣的社會風尚,給人們怎樣的啟迪和教育。
C、側重狀物、寫景抒情的記敘文(大多是散文),要通過理清行文線索,分析寫法,如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及事物的象征意義等,了解文章內容。
2、記敘文的結構
A、線索:物線、事線、人線、情線、時線、地線。
B、分段:按情節劃分;按時間劃分;按地點變換劃分;按作者思路劃分等。
概括段意、層意一定要聯系整篇文章的思想內容。
3、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
A、文章運用什么表現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表現手法包括象征、對比、襯托、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欲揚先抑、聯想和想象等。
4、表達方式及作用
A、記敘主要交代事實,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紹給讀者,寫出人物的活動過程 和事情的發展過程。
B、記敘中的議論主要作用是點明記敘的意義,揭示所敘事物的本質,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對人物、事件的態度、看法。
C、記敘文中的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發作者難以抑制的感情,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D、記敘文中的描寫
(1)人物描寫:包括外貌、動作、語言、動作、心理、神態描寫等。作用:既可以更豐滿地塑造人物形象,又可以為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服務。
(2)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描寫作用是表現人物俄身份、地位、行動、心情,渲染氣氛等。社會環境描寫的作用是揭示時代背景,表現人物性格的時代根源。
5、文中運用的修辭方法,能創造出什么意境,表達效果如何?
第一步先答出修辭方法的一般作用,如比喻使表達更生動形象;排比增強氣勢等,第二步必須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聯系文章的思想內容來回答。
6小說的閱讀
仿句
1、要求:修辭一致求形似,注意銜接求神似。
2、中考仿句題型有以下幾種:
A、仿指定格式和話題造句;
B、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話題造句;
C、仿指定格式結合文意造句。
2006年熱門題型
1、全命題作文 2、半命題作文 3、話題作文 4、材料作文
全命題作文思路提示:
A、以議論、抒情方式構思。
B、以發散聯想、直抒胸臆形式構思。
C以觸景生情或特殊情節方式構思。
半命題作文
A、補題是重點:向自己擅長的文體補題;向自己熟悉生活補題。
B、符合作文要求,符合作文題意是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
C、寫作是農業,不是工作。不能從書本中找感人的東西,要多從生活中找感人的東西。不能把著名雜志中的著名文章搬到自己的作文中。
D、抄襲和速購是中考作文一大忌。
E、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記敘文要寫真事,忌諱寫假事。
F、不提倡寫實驗報告。
G、作文禁區:政治問題不要涉及;早戀問題不要涉及。
H、亮點鑄就成功:題目是重要亮點;字跡工整;開頭結尾照應。
2006年中考語文復習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