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閱讀教學指導:情感透視突出人物
考點:
把握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
知識要點:
1、在閱讀中體會出滲透在文章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情感、態度、觀點。
2、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和觀點。
考試說明:
1、能對關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的表述做出正確與否的判斷,能用合乎要求的對其作準確歸納。
2、能找到體現人物觀點、情感和態度的相關文字依據。
考點例析:
一、閱讀《誰趕走了鳥類》,然后根據本考點的考試說明答題。
誰趕走了鳥類
(1)我已經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有幾次我豎直耳朵諦聽,只有車輛超標的喇叭聲和工地上機器的轟鳴。
(2)我還知道是誰驅趕了鳥類。我常看見一些理直氣壯的人信手折下青枝嫩葉后又信手丟下,讓它們絕望地挺著身子露宿街頭。
(3)終于聽到鳥鳴,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僅僅是試了嗓子,歌聲便嘎然而止。正疑惑著,我看到一個舉著氣槍的興高采烈的男人。
(4)我的憤怒忽地涌到臉上,也只是涌到臉上而已。我想喊卻沒喊一聲,想吼也沒吼一下,想罵也沒罵一句。我連盯著他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若無其事地從那個男人身邊走過去,像見了貓的小老鼠。
(5)真該感激多年訓練出來的“冷靜”。“冷靜”告訴我;別理他,他會罵你神經瘋子。再做一次于事無補的神經病,瘋子有什么好處?“冷靜”還安慰我:罵他一個人有什么用?回頭你可以寫文章罵,告訴更多的人愛護鳥類。
(6)可是我無法不懷念鳥聲,就像懷念因為我疏忽而遠走他鄉的最親密的朋友。一處濃蔭,三五只鳥,曾把我和喧鬧的世界隔開。那清麗的歌聲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塵埃和身上的疲憊,任何人類的語言都無法代替。
(7)在喧鬧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尋找我們口口聲聲的“人類朋友”——鳥類。
(8)“我們的朋友”在鳥市上被明碼標價。
(9)“我們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樣的餐桌,塞進各式各樣的嘴里。
(10)我們這樣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們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鳥市上去認識“我們的朋友”了。
(11)鳥聲漸遠。而漸遠的又何止是鳥聲呢?
1、第①段中加點的“豎著耳朵”和“諦聽”,從內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強調的是什么?
2、文中寫了作者沒有阻止舉著氣槍打鳥的男人的行動,寫這件事時詳寫的是什么?為什么要詳寫?
3、文章末段說“鳥聲漸遠。漸遠的又何止鳥聲呢?”從全文看,你認為,“漸遠的”除了“鳥聲”還有什么?
簡析:這三個習題考查的內容都與作者態度和情感有關。第一題“豎著耳朵聽”、“諦聽”,旨在極言鳥鳴聲之少,突出強調的是在繁華的都市,人與自然的不諧和。第二題表面上是詳略問題,實際考查的內容也關乎作者的態度和觀點。作者寫沒有阻止舉著汽槍打鳥的男人的行動這件事時,詳寫的是“我”的心理活動。這樣寫是為了解剖、批評象“我”一樣的人——他們既是環境保護(愛鳥運動)的鼓吹者、宣傳者、“環保衛士”,卻又對形形色色的“兇殘者”聽之任之。第三題考查的是作者對所寫之事更為廣義的態度。它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我”的情感的基礎上答題,答案是:還有獸語、蟲鳴、魚游等;還有成片的樹林、天然的草場;還有人們善待生靈,善待自然的愛心。
二、閱讀《永遠的蝴蝶》,然后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