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語文復習知識點總結(精選2篇)
2023中考語文復習知識點總結 篇1
爾 1.用作代詞。 (一)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你""你們""你的""你們的"。 爾何知!(《殽之戰》) 中壽,爾墓之要拱矣!如有營,(《殽之戰》) 且爾言過矣(《季氏將伐顓臾》) 胡瞻爾庭有縣貆兮(《伐檀》) (二)指示代詞,相當于"此""如此(這樣)""那"。 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孔雀東南飛》)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2.用作副詞,用來修辭動詞,相當"這樣(地)"。 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3.用作助詞。 作形容詞、動詞的詞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當于"的""地""著"。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待坐》) 子路率爾而對曰:……(同上) 聞兩童子音瑯瑯然,不覺莞爾……(《祭妹文》)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魚我所欲也》) 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同虛詞"耳"的用法相同。 表限止語氣,相當于"罷了""而已",如: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不辱使命》) 表敘述語氣,相當于"了"或不譯。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焉 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有時用于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乎 1.用作語氣助詞。 (一)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報劉一丈書》)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二)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三)用于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四)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2.用作介詞 相當于"于"。 生乎吾前……(《師說》) 此外,可作詞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023中考語文復習知識點總結 篇2
哉 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 1.表示感嘆語氣的,如: 痛定思痛,通何如哉!(《〈指南錄〉》后序)) 嗚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記》) 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而此獨以鐘名,何哉?(《時鐘山記》) 表示反問語氣的,如: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
矣 語氣助詞 1.用于陳述句尾。或助肯定語氣,有的可譯為"了",有的可不譯 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赤壁之戰》)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傳序》)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赤壁之戰》)
2.用于感嘆句。助感慨、諷刺、贊頌語氣,可譯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嗚呼,烈矣!(《譚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請求、勸勉、禁止語氣,可譯為"吧"。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信陵君竊符救趙》)
4.用于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 年幾何矣?(《觸龍說趙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