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語文復習教案(精選2篇)
2022中考語文復習教案 篇1
初中文言文簡答
1.《論語》: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0xx中考語文復習教案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說明人才必須經過艱苦磨煉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向后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寫出先漢興隆和后漢傾頹的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親小人,遠賢臣;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4.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文中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
5.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文中范仲淹贊揚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用《岳陽樓記》中原句答)文中表現作者遠大抱負的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周敦頤的《愛蓮說》: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022中考語文復習教案 篇2
初中新課標文言文通假字一覽
1、項為之強“強”(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說乎“說”(yuè)通“悅”《〈論語〉十則》
3、誨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論語〉十則》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論語〉十則》
5、路轉溪頭忽見“見”(xiàn)通“現”《西江月》
6、一切烏有“烏”(wū)同“無”《山市》
7、裁如星點“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陳太丘與友期》
9、對鏡帖花環“帖”(tiē)通“貼”《木蘭詩》
10、孰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兩小兒辯日》
11、滿坐寂然“坐”(zuò)通“座”《口技》
12、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13、便要還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記》
14、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記》
15、詘右臂支船“詘”(qū)通“屈”《核舟記》
16、虞山王毅書遠甫刻“甫”(fǔ)通“父”《核舟記》
17、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橫”《核舟記》
18、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jiǎn)通“揀”《核舟記》
19、蕩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層”《望岳》
20、略無闕處“闕”(quē)通“缺”《三峽》
21、蟬則千轉不窮“轉”(zhuǎn)通“囀”《與朱元思書》
22、窺谷忘反“反”(fǎn)通“返”《與朱元思書》
2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通“飼”《馬說》
24、才美不外見“見”(xiàn)通“現”《馬說》
25、食之不能盡其材“材”(cái)通“才”《馬說》
26、其真無馬邪“邪”(yé)通“耶”《馬說》
27、四支僵勁不能動“支”(zhī)通“肢”《送東陽馬生序》
28、同舍生皆被綺繡“被”(pī)通“披”《送東陽馬生序》
29、百廢具興“具”(jù)通“俱”《岳陽樓記》
30、屬予作文以記之“屬”(zhǔ)通“囑”《岳陽樓記》
31、玉盤珍羞直萬錢“羞”(xiū)同“饈”《行路難》
32、玉盤珍羞直萬錢“直”(zhí)同“值”《行路難》
33、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適”(zhé)通“謫”《陳涉世家》
34、為天下唱“唱”(chàng)通“倡”《陳涉世家》
35、固以怪之矣“以”(yǐ)通“已”《陳涉世家》
36、將軍身被堅執銳“被”(pī)通“披”《陳涉世家》
37、故不錯意也“錯”(cuò)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38、倉鷹擊于地上“倉”(chāng)通“蒼”《唐睢不辱使命》
39、是以先帝簡拔以“簡”(jiǎn)通“揀”《出師表》
40、必能裨補闕漏“闕”(qūe)通“缺”《出師表》
41、親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2、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通“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3、困于心,衡于慮“衡”(héng)通“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4、入則無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5、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通“避”《魚我所欲也》
46、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biàn)通“辨”《魚我所欲也》
47、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得”(dé)通“德”《魚我所欲也》
48、鄉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魚我所欲也》
49、小惠未徧“徧”(biàn)通“遍”《曹劌論戰》
50、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51、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愚公移山》
52、河曲智叟亡以應“亡”(wǘ)通“無”《愚公移山》
53、一厝朔東“厝”(cuò)通“措”《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