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案-初中化學 緒言課
1.知識目標:a常識性介紹化學研究的對象。
b初步理解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及本質區別;并能運用概念會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的能力,啟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知覺性和積極性。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永恒運動的,是不可消滅的,
4.美育滲透點: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向學生展示化學實驗中的儀器美,化學實驗現象美,從而激發學生對化學科學的喜愛之情。
解決辦法:(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列表記錄實驗現象,由學生討論而得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本質區別。
(2)通過學生討論而歸納出物質的性質與物質的變化的區別。
1. 學會概念辨別,注意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
2.學會觀察化學實驗。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
構成物體的材料叫做物質。區別兩個概念:物質與物體。如鐵這種物質能制成鐵釘、鐵錘等物體。
變化中:物質發生的主要現象,如是否發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生等。
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
描述實驗時應注意語言清晰、準確,只說現象不說結論。
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后物質的顏色、狀態、并列表記錄。分別由學生描述并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2]膽礬的研碎
變化前的物質 |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 變化后產生的物質 | ||
液態的水 沸騰時生成的水蒸氣遇玻璃 又凝結成液體 | 液態的水 | 藍色塊狀的膽礬 | 塊狀固體被粉碎 | 藍色粉末狀的膽礬 |
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
發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鎂粉末
加熱后,綠色粉末變成黑色,
管壁出現小水滴,石灰水變
渾濁
三種其他物質:氧
化銅(黑色)、水、
二氧化碳
引導學生小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概念。
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
A、發光放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B、固體變成氣體一定是物理變化
C、化學變化過程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 D、物理變化過程一定伴隨著化學變化
解答此類題要熟悉下列要點:
物理變化 | 化學變化 | ||||
概念 |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 |||
現象
| 物質的狀態、形狀等發生 變化 | 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生成沉淀 | 實例 | 冰→水→水蒸氣,汽油揮發, 木材制成桌椅 | 鐵生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爛 |
根本區別 是否生成其他物質 | 關系 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
[講述]物質的性質,無論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均指物質的特有屬性,物質不同,其性質也不同。下表有助區別兩種概念。
[投影]
化學性質 | ||
[討論] 1、下列哪種性質屬于化學性質?( ) A. 導電性 B.揮發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3、判斷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A、 銅綠受熱時會分解; B、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氧化鎂; D、 氧氣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氣重; E、木棒受力折斷。 四、為什么要學習化學? 五、如何學好初中化學? 緒言 一、 化學是研究什么的?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觀察實驗的方法: [投影] 變化前: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 變化中:物質發生的主要現象,如是否發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生等。 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 二、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 三、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四、 化學史 化學教案-初中化學 緒言課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