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師生共同探究實驗原理:以mg和鹽酸的反應為例,分析、判斷產物,書寫化學方程式;并強調fe+hcl生成fecl2(氯化亞鐵)。問:這種反應跟以前所學的反應類型有什么不同? 以前我們所學的化學反應中,是否也有置換反應呢?演示實驗:鐵刀變銅刀 問: 怎樣比較鋁、銅、銀的活動性?(提示:銀不與鹽酸、稀硫酸反應)探究二:鋁、銅、銀的活動性及常見金屬的活動性 1、 根據給出的實驗儀器、藥品設計實驗證明ag、cu、al的活動性學生得出生成h2和mgcl2書寫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類推其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對比、分析歸納得出置換反應:a+bc==b+ac 聯想到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寫出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分組設計實驗方案 增加新知 通過置換反應過渡既回憶舊知又引出金屬與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的規律 加強記憶實 驗現 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 銅絲浸入agno3溶液中 銅絲浸入al2(so4)3溶液中 2、教師巡視并指導實驗 3、收集證據收集學生的實驗用試管,展示給同學們看。拿出課前做好的銅樹、銀樹進行展示。并說明效果為什么好一些。 1、 解釋與結論 師生共同歸納出金屬活動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帶讀 進行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或自己設計實驗報告) 學生觀察、對比 分析、解釋得出:al cu ag 金屬活動性由強減弱 pb (h) cu hg ag pt au 自讀提問:金屬活動順序有那些意義和作用? 反思與評價 實踐運用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①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②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③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學生上臺:談體驗以及收獲、啟示、發現……1、 設計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2、 判斷下列反應類型h2+cuo△cu+h2o2al+6hcl==2alcl3+3h2↑2kmno4△k2mno4+mno2+o2↑3fe+2o2點燃fe3o43、鋁在空氣中能跟氧氣反應,為什么生活中卻有那么多的鋁制品?如鋁制炊具。 總結規律,指導應用 運用知識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