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學案(精選3篇)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學案 篇1
章節
第21~22課時
課題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學科
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生姓名
使用日期
月 日
學習目標: 1、記住祖沖之、圓周率;《齊民要術》、賈思勰;酈道元和《水經注》;記住書法上的王羲之、繪畫上的顧愷之以及龍門石窟和云岡石窟。 2、通過學習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祖沖之和圓周率;王羲之;龍門和云岡石窟。 學習過程:(教師寄語:相信自己,永不言敗) 一、自主學習: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1、南朝的_______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數學領域求得比較精確的___________。他利用前人創造的“___________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______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_________年。2、北朝的_________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他寫的《 》一書,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________ 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北魏的_________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 》是一部綜合性的__________專著,詳細介紹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著。4.___________,________逐漸成為一種藝術。魏晉時間,書法字體由_____、_______、轉化為_______,_____書和_____書也逐漸流行。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寫出的字,或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為_____________,有天下第一_____的美譽。王羲之北后人稱為“__________”.5.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藝術有較大發展,著名畫家很多,以_____________最為出色。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6.我國著名的兩大石窟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這些石窟雕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吸收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二、合作探究你能試著說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藝術成就嗎? 三、拓展提升1、魏晉南北朝文化的特點是 a、輝煌燦爛 b、達到鼎盛 c、承上啟下 d、無所成就 2、在你計算圓面積時,必須使用的一個常數是 a、半徑 b、直徑 c、周長 d、圓周率 3、《水經注》描寫:“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文中提到的“巴東三峽”在 a、黃河 b、長江 c、黑龍江 d、淮河 4、《齊民要術》的要術是指 a、果樹種植技術 b、農民要求的技術 c、農業技術與方法 d、養殖家畜的技術 5、我國歷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選項中的哪個王朝 a、前秦 b、西魏 c、北齊 d、北魏 6、書法字體有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是在 a、東漢末年 b、北魏 c、魏晉 d、西漢 7、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 a、“天下第一行書” b、“天下第一隸書”c、“天下第一楷書” d、“天下第一草書” 8、山西大同是煤都,在這里還有著名的石窟藝術,指的是 a、云岡石窟 b、龍門石窟c、敦煌莫高窟 d、樂山大佛 9、首次將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數學家是( )a.劉歆 b.劉徽 c.祖沖之 d.阿爾•卡西10.南朝時期著名科學家祖沖之最重要的貢獻是( )a.編制《大明歷》 b.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 c.編制《太初歷》 d.著作的《綴術》被列入算經十書11、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的作者是( )a.酈道元 b.賈思勰 c.王叔和 d.葛洪12下列著作中,屬于酈道元的著作的是:( ) a.《論衡》 b.《水經注》 c.《齊民要術》 d.《脈經》13、關于《齊民要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的作者是我國著名農學家賈思勰b.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農學著作c.它的內容涉及了農、林、牧、副、漁的各個方面 d.是在南朝齊梁間出現的一部重要農書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學案 篇2
第21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學案
【課標要求】
1.知道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
2.知道《水經注》《齊民要術》等重要著作。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酈道元和《水經注》等。
能力目標:通過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學習,培養綜合歸納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認識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成就承上啟下,在我國科技史上放射異彩,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一份寶貴財富。當代青年應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科技傳統,發揚創新精神,爭取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學習重點】
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酈道元和《水經注》。
【學習難點】
圓周率及推算涉及復雜的數學概念和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自我檢測
人 物 朝代 稱謂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通過閱讀課文,你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家有哪些?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2.魏晉南北朝文化發展的背景?
三、拓展延伸 ,感悟歷史
1.才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
-------賈思勰
(1)上面16個字是賈思勰撰寫《齊民要術》的指導思想。請你說出它的大致含義。
(2)這種指導思想體現了賈思勰的什么精神?
2.你能說一說本課中三位科學家分別有哪些可貴的精神嗎?你認為自己最應該學習的是哪一方面呢?請談談你的體會。
四、知識整合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與本課的文化有內在的因果關系:
(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及南方經濟大發展導致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從而帶來了科技文化的繁榮。)
五、鞏固練習
1.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
a.《歸園田居》 b.《水經注》 c.《農桑輯要》 d.《齊民要術》
2.祖沖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
a.發現了圓周率 b.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后第7位
c.找到圓周率的計算方法 d.推算出圓周率的準確數值
3.“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出自哪一名著?( )
a.《水經注》 b.《九章算術》 c.《綴術》 d.《天工開物》
4.下列屬于《齊民要術》主要內容的有( )
①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②記述了許多前人沒有記載過的河流③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④介紹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風土人情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試比較祖沖之、酈道元、賈思勰這三位科學家有何共同優點?
六、中考鏈接
1.(•濰坊)北魏時期,濰坊大地上一位農學家提出:“農業生產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他是( )
a.公冶長 b.鄭板橋 c.賈思勰 d.陳介祺
2.(•眉山)三峽是我國著名的景點之一。古代有人曾對三峽兩岸的猿聲作這表的描寫:“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
a.羅貫中 b.酈道元 c.吳承恩 d.施耐庵
3.(•宜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是《水經注》中對三峽的描述,它的作者是( )
a.酈道元b.張衡c.張仲景d.賈思勰
4.(•濟寧)右圖人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的著作是 ( )
a.《齊民要術》 b.《水經注》
c.《九章算術》 d.《傷寒雜病論》
5.(•貴港)下列關聯錯誤的是( )
a.華佗―醫生 b.李冰一一都江堰
c.酈道元一一農學家 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標準字體
第21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參考答案
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見課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精神:注重實踐 刻苦鉆研 善于學習前人的研究成果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雖然社會動蕩,但北方和南方都有一定發展。北方出現民族大融合,南方得到開發。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科技的發展。因此這一時期又取得了多項令人矚目的成就。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1.(1)參考文獻,搜集言語歌謠 訪問老農,通過實踐來驗證
(2)繼承先人 注重實踐
2.精神:注重實踐 刻苦鉆研 善于學習前人的研究成果 言之有理即可
五、鞏固練習
1.d 2.b 3.a 4.c
5精神:注重實踐 刻苦鉆研 善于學習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不拘泥于前人的成就。
六、中考鏈接
1.c 2.b 3.a 4.a 5.c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學案 篇3
第22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學案
【課標要求】
列舉古代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藝術與思想成就:王羲之與《蘭亭序》;顧愷之與《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范縝與《神滅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本課,培養藝術修養和文物鑒賞能力,批判地繼承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自己的藝術修養,樹立愛護文物古跡的意識。
【學習重點】
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與《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學習難點】
“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又是本課的難點。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自我檢測
圍繞本課,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識。
類別 書 法 繪 畫 石窟藝術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二、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請列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藝術成就。(包括作者、生活的年代、代表作、藝術特點。)
2.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后,對我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石窟藝術是佛教藝術的代表,這些石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雕鑿出來的。你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石窟嗎?談談你對佛教影響的認識。
3.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①這是哪一書法的摹本?此書法在書法史上有何美譽?
②此書法創作者是誰?生活在哪個朝代?
③他的字有何特點?后人對他的尊稱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這樣一位畫家,他答應為一座新落成的寺廟捐款一百萬銅錢。他的捐款方式很奇怪。寺廟要落成的時候,他把自己關在一個便殿里作畫,畫好后,對住持說,從明天起,你們打開這座殿門,第一天來看畫的,每人要施錢十萬,第二天來看畫的,每人要施錢五萬,第三天以后,隨人施舍。結果連續幾天,爭著來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寺廟就得到了好幾百萬錢。
壁上的金粟如來面帶笑容,眼睛好像會說話,抬腳像要走出墻壁,全身的光彩,把整個便殿照得金亮金亮。
1.故事中的畫家指的是誰?
2.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四、知識整合
五、鞏固練習
1.“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是對誰作品的高度評價( )
a.王羲之 b.顧愷之 c.顏真卿 d.柳公權
2.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是在什么時候?( )
a.戰國 b.東漢末年 c.魏晉時期 d.南北朝
3.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反映的是我國什么時期的佛教藝術( )
a.秦漢時期 b.南北朝時期 c.隋唐時期 d.五代時期
4.書法家王羲之生活的時期是( )
a.三國 b.西晉 c.東晉 d.南北朝
5.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藝術中,最能體現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繪畫 b.書法 c.石窟 d.詩歌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XX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材料二 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用木、石等材料雕刻而成的圖像章)。…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它便是奧運會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書法的引進。…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它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杰出應用。…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北京奧運會會徽說明
(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XX年北京奧運會會徽融合了中國哪幾種傳統藝術形式。
(2)上述傳統藝術形式在我國古代都有著輝煌的成就,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藝術家。請你選擇兩種藝術形式,根據所學歷史教材,各說出兩位我國古代藝術名家。
(3)請從展示和弘揚中國傳統藝術的角度,為XX年奧運會期間的文藝表演或宣傳設計兩項活動。
六、中考鏈接
1.(•南京)有一書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復的字,寫法各不相同,筆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該作品是( )
a.《蘭亭序》 b.《九成宮碑》
c.《顏氏家廟碑》 d.《玄秘塔碑》
2.(•連云港)右圖書法作品有“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美稱。這一作品的首書者是( )
a.王羲之 b.顧愷之
c.李白 d.蘇軾
3.(河南中考題)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并記錄了世界文明發展歷程。觀察下面中國漢字“馬”的演變圖,回答問題。
(1)甲骨文出現于什么朝代?要進一步考察研究甲骨文,應該訪問河南的哪一座城市?
(2)圖片中中國文字由古到今的演變歷程,顯示出中華文明的什么特征?
(3)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其它地區也產生了一些影響深遠的古代文字,請舉出一例。
第22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參考答案
一、 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見課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東晉 王羲之 《蘭亭序》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集前代書法之大成
東晉 顧愷之 《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繪畫出色 題材廣泛
南北朝 龍門石窟 云岡石窟 吸收了繪畫、雕塑、佛教等藝術形式,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成就。
2.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佛教傳入后為歷代統治者作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削弱了人們的反抗意志。同時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小說、繪畫、石窟藝術、建筑等。
3.(1)《蘭亭序》 “天下第一行書”
(2)王羲之 東晉
(3)端秀清新 “飄若浮云 矯若驚龍” 書圣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1.顧愷之
2.見材料
五、鞏固練習
1.a 2.b 3.b 4.c 5.c
6.(1)書法 印章(雕刻、雕塑) 舞蹈 繪畫
(2)書法:王羲之 顏真卿 柳公權 蘇軾 米芾
黃庭堅 蔡襄 董其昌等 繪畫:顧愷之 吳道子 閻立本 張擇端 徐渭等。
(3)戲曲欣賞 舞蹈 詩詞朗誦 書畫展等。
六、中考鏈接
1.a 2.a
3.(1)商朝 安陽
(2)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傳承、悠久、不斷創新等。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