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中的化學,(精選2篇)
皮蛋中的化學, 篇1
一、--思路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學習化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物質入手,創設情景,引出本課題,從而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沖動,提出問題“是什么使普通的蛋變成了晶瑩又有朵朵松花的皮蛋呢”;然后引導他們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解決具體的問題。從網上查找、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通過資料的分析提出假設,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再在此基礎上鼓勵他們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驗證假設,促進他們的好奇心、表現欲、自信心的發展。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展示讓學生勇于和善于提出不同見解和方法,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和態度以及創新精神;并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及時提出疑問讓學生討論,將問題引到更深層次,使學生的探究欲望不斷得以激發,從而得出結論。最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皮蛋,不但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增加了學習興趣。這樣逐步培養他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認識身邊的現象和事物,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
二、教案
課 題 皮蛋中的化學
授課人 田華
學 校 吉林市吉化九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同一溶液中共存co32-、cl-、oh-,如何逐一檢驗;加深對酸、堿、鹽性質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滲透科學研究方法的步驟及思維過程,提高科學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會協作精神,探究和創新精神;同時關注生活、生產,知道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并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重點
皮蛋加工原料浸出液的檢測。
難點
實驗方案的設計及合理性的探討。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
儀器、藥品
鴨蛋、加工皮蛋的原料、cuso4、鹽酸、fecl3、cacl2、稀硝酸、石灰水、agno3、酚酞試液、ph試紙、試管、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鐵架臺。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設置問題情境
播放幻燈片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讓我們通過今天的課題再來感受一次吧,我們的課題是:皮蛋中的化學
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⑴引導:是什么使普通的蛋變成了晶瑩透明、有朵朵松花的皮蛋?我們應該研究什么揭開這個秘密呢?(展示給學習實物)⑵引領組織學生在網上查找有關皮蛋歷史、營養價值、不足及制作原料和工藝。
九珠皮蛋
據傳,松花皮蛋源于天津。民間口碑云:距今約二百年前,天津某鄉村一富戶,其子為其母造棺木一口,置于空宅以備后用,久之,母仍健在,遂命家人將石灰、草木灰撒入棺內以防潮濕,并將棺蓋留有斗大空隙以通風。事畢則忘矣。次年,母逝,移棺入殮,見棺內草木灰中竟有雞蛋百余枚。孝子盛怒,取出擲干地,此殼破裂而內已成深褐色透明結晶體,因之大惑。有好事者斗膽嘗之,味鮮美,圍觀者亦以為奇,遂爭相品嘗,果如是。有見地者,事后效法,將鮮雞蛋置入石灰、草木灰之中,亦然。由此,鄰里仿效,稱之為“變色蛋”。日久,此一原始工藝流傳江浙一帶,屢經改進,工藝日臻完善,變色蛋作為一種全新的食品,經善于經商的江浙人推入市場。故今日之“松花皮蛋”,有始于天津,成于江浙之說。
沔陽松花皮蛋改進為“九珠皮蛋”后,其品質更上一層樓。去殼的皮蛋,蛋白呈深褐色或草青色,結晶透明,松花點綴,美若玉雕。蛋黃緊縮,切開后,似菊花綻蕾,又如砂糖裹心。質地醇美,味道綿長,清涼爽口,四時咸宜。
觀看后回答。
《皮蛋中的化學》。
分小組討論,提出問題,加工皮蛋的原料是什么?如何能得出這方面的資料?
上網查找
(一):皮蛋的歷史
1、話說皮蛋
(二)皮蛋的營養價值
(三)注意事項
采用傳統方法制作出的皮蛋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鉛,鉛對人體健康有害。傳統制皮蛋原料與現代制皮蛋原料是有區別的,采用現代工藝制作出的皮蛋中幾乎不含鉛。因此,在選購皮蛋時,一定要認準廠家和商標,切莫選購私人作坊生產的皮蛋。
1、加工原料在水中發生了哪些反應?
2、加工原料的浸出液可能存在哪些物質?
教師聆聽幫助引導個別組走出判斷的誤區并及時評價。
三、設計實驗方案并驗證
1、怎樣檢驗co32-、cl-、oh-
2、怎樣排除其他離子干擾?
教師觀察學生的活動,參與學生的交流并指導,引導找出最簡可行方案,注意評價表揚有創意的與眾不同的思維。
(四)配料
1、原料:
(1)碳酸鈉:亦稱蘇打、純堿,有時也稱堿灰。(2)氧化鈣:即生石灰。(3)紅茶末。(4)開水。(5)氯化鈉:即一般家用食鹽。
2、配方:腌制1 000個鴨蛋所需原料:(1)碳酸鈉:4.5~6.5 kg。(2)氧化鈣:6.55 kg。(3)紅茶末:0.5~0.65 kg。(4)氯化鈉:6.0~8.5 kg。(5)開水:23~26 kg。
找出皮蛋的主要原料:氧化鈣、純堿、食鹽、水等。
寫出反應方程式,交流討論,作出假設:
①naoh、ca(oh)2、na2co3、nacl
②naoh、na2co3、nacl
③ca(oh)2、nacl、caco3 …………
小組代表發言,闡述理由,其他小組可發表不同意見,最終分析后,確認哪些假設成立。如:浸出液可能存在naoh、na2co3、nacl。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探索浸出液成分并填寫實驗報告。
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匯報探索的過程、現象及結論。四、歸納總結
在設計實驗物質檢驗方案時要注意什么?
引導總結出設計方案注意事項及探究的結論。
五、拓展學習
教師講解皮蛋中朵朵松花的來歷:
強堿經蛋殼滲入鮮蛋后便與其中的蛋白質作用,致使蛋白質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氫(h2s)氣體。同時,滲入的堿還會與由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的晶體沉積在凝膠狀的皮蛋蛋清中,便出現朵朵白色的“松花”。學生回答并總結出設計方案注意事項:
方案合理、操作簡潔、排除干擾、現象明顯。
探究總結浸出液的成分為:naoh、nacl……。
學生聽講。
學生動手制作皮蛋。
[板書設計]
皮蛋中的化學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第一組 假設:
第二組 假設:
第三組 假設:
第四組 假設:
皮蛋中的化學, 篇2
《皮蛋中的化學》教學設計
一、 教學設計思路: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學習化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物質入手,創設情景,引出本課題,從而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沖動,提出問題“是什么使普通的蛋變成了晶瑩又有朵朵松花的皮蛋呢”;然后引導他們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解決具體的問題。從網上查找、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通過資料的分析提出假設,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再在此基礎上鼓勵他們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驗證假設,促進他們的好奇心、表現欲、自信心的發展。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展示讓學生勇于和善于提出不同見解和方法,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和態度以及創新精神;并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及時提出疑問讓學生討論,將問題引到更深層次,使學生的探究欲望不斷得以激發,從而得出結論。最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皮蛋,不但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增加了學習興趣。這樣逐步培養他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認識身邊的現象和事物,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
二、 教案
課 題
皮蛋中的化學
授課人
田 華
學校
吉林市吉化九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同一溶液中共存CO32—、Cl—、OH—,如何逐一檢驗;
加深對酸、堿、鹽性質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滲透科學研究方法的步驟及思維過程,提高科學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會協作精神,探究和創新精神;同時關注生活、生產,知道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并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重 點
皮蛋加工原料浸出液的檢測
難 點
實驗方案的設計及合理性的探討
教學方法
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