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板書]: 1.溶質質量增大,溶劑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增大,溶液會變濃。 2.溶質質量減小,溶劑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減小,溶液會變稀。 3.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增大,則溶液質量增大,溶液會變稀。 4.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小,則溶液質量減小,溶液會變濃。[目的]:使學生充分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為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引出打好基礎。[講解]: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知道,溶液的組成變化是由溶質、溶液量的關系決定的。溶液和溶質的量總要選取一定的單位來表示,例如:選質量單位克或體積單位升等,選不同的單位時,就會有不同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板書]:二.溶質的質量分數[教師活動]:指出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板書]: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7,把5克食鹽溶解在95毫升水里。[學生活動]:討論并填表。[練習]:填表氯化鈉溶液
水
氯化鈉固體
溶質質量分數
100克
95克
5克
5%
200克
190克
10克
5%
135.7克
100克
35.7克
26.3%
150克
126克
24克
16%[目的]:使學生理解概念,初步了解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本計算。[板書]:1.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43例1、p144例3。[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中的例題,理解例題后做練習然后由教師指導討論并總結規律(可以讓兩位同學上黑板上來做,并要求注意書寫格式)。[目的]:使學生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本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規范學生的解題格式。[練習]:1.將6克食鹽溶于94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若將溶液均分為二等份,每一份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取一份,向其中加入10克水,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向另外一份中加入2克食鹽,溶液中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2.用4克鋅和適量20%的硫酸溶液恰好反應,則需此硫酸溶液多少克?多少毫升(20%硫酸溶液的密度為1.14克/毫升)?反應后生產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總結板書]:在解決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本計算時,一定要注意: (1)所涉及的溶液中溶質是什么? (2)溶質指的是已經溶解的那一部分。 2.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解度之間的比較:[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填表:[填表練習]: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解度比較表:
比較項目
溶解度
溶液的質量分數
意義
溫度要求
溶質要求
溶液是否飽和
單位[板書]:3.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教師活動]:以生活中的實例,如:稠粥加水后米的量不變,引導學生討論。[學生活動]:討論:稀釋過程中溶液是如何變化的?[目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結論]:溶液在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44例4、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