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化學物質》主題活動
[課時安排]3課時。
初步設計:第一課時為身邊的化學物質的性質復習;第二課時為涉及的一些探究實驗復習;第三課時為身邊的化學物質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以及有關知識的應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1]
1.游戲:送它回家
準備:選擇七個同學別上標簽:混合物、單質、化合物、酸、堿、鹽、氧化物。先由混合物、單質、化合物三位同學手持木板上場。
將寫著:鈉、氧化銅、氫氣、氫氧化鈉、硫酸、氯化鎂、堿式碳酸銅、水、礦泉水、金鋼石、空氣、硫酸亞鐵、消石灰、氯氣、碘酒、生石灰、鹽酸等物質的紙條分發給四個小組的學生。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請學生將各種物質的紙條貼上三位同學的木板上。看誰貼得又快又對。
扮演酸、堿、鹽、氧化物的四位同學上場,請四小組的學生分別來為它們找到屬于自己的物質。
在此基礎上,請同學歸納物質分類的脈絡圖。
[設計意圖]
物質的分類是學生比較頭疼的,容易出錯的一個題型,在復習過程中應利用集體的力量,通過討論分析,理清各種物質的概念,再以游戲的形式呈現出來,創設一種生動活潑情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生動、主動的學習,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2.深入學習
若用●和○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根據下列a-g圖像特點,選擇序號填空:
a b c d e f g
①屬于混合物的是:
②屬于純凈物的是:
③其中構成混合物的粒子最多的是:
④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純凈物是:
[設計意圖]
通過上面的練習,學生對各種物質的概念已經比較清楚。在此基礎上,以圖表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從微觀角度對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加深理解。
[活動2]
1.討論填表:比較o2、co2、co三種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的請寫出來)
色態味
密度
溶解性
助燃性(氧化性)
可燃性
還原性
與水反應
o2
co2
co
[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