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節 性質活潑的氧氣
【提問】這種帶刺激性氣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對空氣會造成嚴重污染。煙花、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質組成的,為什么在市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
【結論】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閱讀實驗】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1.將小半截蠟燭放在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中點燃
2.把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 現象:劇烈燃燒,蠟燭很快就燃燒完了,集氣瓶內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現象: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集氣瓶內壁有水珠生成說明了什么?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生了什么氣體?
【回答】有水珠說明蠟燭燃燒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
【結論】蠟燭(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問題討論】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知,物質在較純的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得( ),由此可見: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 )。
【思考并回答】(更劇烈),(活潑)
【閱讀實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觀察現象:木條燃燒起來了。
【提問】為什么殘存火星的木條會再次燃燒起來?
【思考并回答】因為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它可助燃(支持燃燒)。
【問題討論】如何證明一集氣瓶中裝的是氧氣?
【回答】將帶火星的木條抻入氣體中,若木條燃燒復燃,則證明此氣體為氧氣。
結論: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可以支持燃燒(助燃)
【講述】我們說一種物質的性質決定了他的用途,那么,氧氣有哪些用途?
二、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
2.支持燃燒(助燃)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木炭、硫、鐵,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三、氧氣的獲得教學目的:知識:掌握實驗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理解分解反應及其化合反應的區別;了解氧氣的工業制法;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對比和遷移知識的能力。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教學難點: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學方法 實驗探索法。教學用具:藥品:氯酸鉀、二氧化錳。儀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單孔橡皮塞、導管、水槽、集氣瓶、酒精燈、試管夾、藥匙。其它:火柴。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問題引入】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氧氣的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問題】這個變化屬于什么變化?為什么?答: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梢詮目諝庵蝎@得氧氣;工業制取氧氣是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 教學意圖:通過復習空氣的組成,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分離空氣制氧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驹O問】實驗室用什么方法獲得氧氣?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鹃喿x實驗】分別用酒精燈同時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片刻后用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觀察現象!拘〗Y】用酒精燈加熱氯酸鉀至較高溫度時產生氧氣,加熱二氧化錳不產生氧氣。觀察記錄:氯酸鉀是白色固體,二氧化錳是黑色粉末。氯酸鉀加熱至熔化后產生少量氣體,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同時加熱的二氧化錳不產生氣體,帶火星木條沒有變化。教學意圖: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觀察實驗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鹃喿x實驗】將試管內的二氧化錳迅速倒入熱的氯酸鉀中,把帶火星木條伸到管口內觀察現象。觀察記錄:熱的氯酸鉀中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帶火星木條復燃。教學意圖:學會觀察實驗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對比!鹃喿x實驗】待試管內不再產生氣體時再加入少量氯酸鉀并加熱,把帶火星木條伸入管口內觀察!居懻摗慷趸i在反應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有無變化!∮^察記錄:試管內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帶火星木條,復燃。答:二氧化錳可以加快氯酸鉀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不發生變化。教學意圖:通過認真分析實驗的發生、發展和條件,找出規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氧氣的實驗室制法:1.原理(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催化劑):(2)加熱高錳酸鉀教學意圖:記住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文字表達式,知道催化劑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問題】實驗室制取氧氣時選用哪些儀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氣?選用哪些儀器?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略重或密度比空氣略大) 答:實驗室制氧氣需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酒精燈;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選用的儀器有水槽、集氣瓶、玻璃片。教學意圖:從氧氣的物理性質思考、認識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認識物質的性質與制法的關系!締栴}】給試管中固體加熱應如何操作?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如何操作?為什么?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操作?答:(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試管。 (2)試管夾應夾持試管中上部。(3)導管伸入試管內要短。 (4)先均勻加熱,再將火焰固定在約品處加熱。用排水法收集完畢時,應先從水中取出導管再停止加熱,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試管。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應伸入到接近瓶底。教學意圖:培養正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了解物質的性質與實驗操作的關系。 【問題】用排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驗滿?如何檢驗氧氣?3.操作要求 4.驗滿方法 5.檢驗方法答: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中檢驗;記錄并加深理解。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