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知識復習
課 題
酸堿知識復習
課型
復習課
授課時間
授課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酸、堿、鹽的組成
2、 會書寫常見的化學方程式
3、 通過探究活動,4、 掌握酸堿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通過化合物的分類引出酸堿鹽的組成,設計一組區分物質實驗來引出酸堿的化學性質,提升學生的知識網絡,滲透方法,進一步發展到知識的應用與拓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3、引導學生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教學方法討論、交流、歸納、實驗、練習、探究
教學媒體多媒體輔助教學具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魔術引入酸堿
學生回答激發學生興趣提問:你們對酸堿知識有哪些了解?
思考、回答從已有知識出發,有利于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練習:化合物的分類引出:分類不同→組成不同→性質不同
獨立思考、回答讓學生明白分類的重要性,滲透學習方法的引導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導:如何區分稀hcl 、naoh溶液 、nacl溶液點撥:1.這一組物質在本質上的區別2.分別是利用了酸堿的哪些性質?討論、設計、交流實驗方案1.加一種物質一步區分2.加兩種物質兩步區分并書寫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提高學生設計、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同時滲透分析方法的引導 實驗探究:指導學生按所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強調實驗的規范性、安全性分組探究實驗,交流結果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讓學生成為探究活動的主體 總結歸納:1.酸和堿各有哪些化學性質2.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匯報、總結及時歸納總結有利于提升學生知識的網絡 梯度練習,學以致用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展示結果使學生認識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交流收獲:回憶本節課同學們有哪些收獲?自由發言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回顧反思,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后作業:課本p139頁1~6題及時鞏固加深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