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科學教案 > 初中科學教案 > 物質的酸堿性(精選5篇)

物質的酸堿性

發布時間:2022-11-07

物質的酸堿性(精選5篇)

物質的酸堿性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物質有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

  2、說出典型的強酸和生活中常見的弱酸性物質,確認強酸具有腐蝕性,說出典型的強堿和生活中常見的堿性物質,確認某些堿性物質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會用石蕊試液測定物質的酸堿性,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可用ph值的高低來表示,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

  4、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及酸雨對環境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二、教學重點:

  認識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物質酸堿性及酸堿性強弱測定方法。

  三、教學難點:

  對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的認識;ph的大小與物質酸堿性強弱的關系。

  四、教具:

  相關實驗器材及器具,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方法:

  探究式(五人探究學習小組)、討論、實驗等。

  七、教學過程:

  <一>、酸性物質

  1、引言:鋼鐵、化肥、塑料、食品、藥物等的生產過程中經常要用到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是兩類基本的物質。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鹽酸,沒有它,我們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種食物;若胃酸含量過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堿性的藥物進行治療。

  2、設疑激趣:(1)你對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還有哪些認識?(2)你能說出哪些物質呈酸性、哪些物質呈堿性嗎?以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能說對相當一部分(鼓勵之)。

  3、實驗:取一瓶食醋,倒一點在燒杯中,示范一下聞藥物氣味的方法,然后請每一探究小組學生聞一聞食醋的氣味。回答:有酸味。

  4、講解:(1)用手輕輕扇動瓶口使氣味飄進鼻孔來,同時告訴學生:實驗室里的化學藥品都不能用鼻子直接聞,更不能用嘴嘗,這是一個操作規范。(2)食醋是一種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3)出示鹽酸、硝酸、硫酸,指出它們是常見的強酸。

  5、提問:你們吃的水果中哪些有酸味呢?學生回答后指出這些水果中均會有一些不同的酸性物質,所以有酸味,但酸性不是很強——叫弱酸性物質。

  6、實驗: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讓一學生聞聞有沒有酸味,回答:沒有。但二氧化碳也是酸性物質(下面的實驗驗證),因此指出并非所有含酸性的物質都有酸味。

  7、實驗:課本p141的濃硫酸強腐蝕性實驗演示,得出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濃硝酸也有強腐蝕性。

  8、講解:萬一不小心粘有濃硫酸之后的急救措施。

  <二>、堿性物質

  出示常見的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氨水及一些堿性物質:小蘇打、純堿、洗滌劑等物質。

  1、讀圖:p141圖4-50、圖4-51,認識一些強堿和弱堿性物質。

  2、設問激趣:你們知道清洗脫排油煙機的工人師傅用是的什么藥品嗎?(討論:大多數不知道)

  3、探究實驗:p142堿性物質的去污能力。

  4、問:現在你們知道剛才提的問題了嗎?(答:知道,是堿性物質。教師指出:大多數是純堿)

  5、歸納:某些堿性物質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作洗滌劑。但強堿有腐蝕性,使用時要小心。

  <三>、物質酸堿性的測定

  ⅰ、用石蕊試液判斷物質的酸堿性

  出示紫色石蕊試液,叫學生拿出探究小組桌上的石蕊試液,請他們辯別顏色。

  1、探究實驗:二個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分別滴入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二個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滴入鹽酸和石灰水中;二個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滴入二氧化碳氣體和橘子汁中;剩余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滴入各種不同的洗滌劑中。

  2、探究結果匯報:(表揚)

  3、得出結論:通過比較實驗現象差異性和共同性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ⅱ、用ph判斷物質酸堿性的強弱

  1、探究小組討論:使用石蕊試液判斷物質酸堿性的優缺點。

  2、講解:測定物質酸堿性強弱的必要性。

  3、課件演示:“由于土地的鹽堿化和酸雨造成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4、演示:用ph試紙測定物質酸堿性強弱的方法及規范的操作方法介紹。

  5、探究實驗:請各探究小組分別測出下列物質的ph值:1%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10%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純水、食鹽水等(教師巡視,幫助糾正他們的錯誤操作)。

  6、探究結果匯報。

  7、討論:從上面實驗中你們能歸納出哪些有規律性的知識?

  8、閱讀p143-144找出規律。

  9、實驗p144:一半探究小組做1-5,另一半做6-10。

  10、結果匯報。

  11、閱讀p145:“我們身邊物質的ph”。

  <四>、小結:

  兩類基本物質

  <五>、鞏固訓練:

  1、用ph試紙測定自己唾液的ph是多少?

  2、某物質的溶液用ph試紙測試顯紅色,若滴入石蕊試液,此時石蕊顯   色。

  3、純水、食鹽水的ph=     7,呈     性。   

  <六>、作業布置

物質的酸堿性 篇2

  詳細介紹:

  一、教學目標:二、教學重點:三、教學難點:四、教具: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方法:七、教學過程:141的濃硫酸強腐蝕性實驗演示,得出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濃硝酸也有強腐蝕性。141圖4-50、圖4-51,認識一些強堿和弱堿性物質。142堿性物質的去污能力。143-144找出規律。144:一半探究小組做1-5,另一半做6-10。145:“我們身邊物質的ph”。

  兩類基本物質

  色。7,呈性。

  初一《物質的酸堿性》--

物質的酸堿性 篇3

  一、教學設計的背景與定位

  在學完酸和堿之后,學生已經知道了石蕊、酚酞等指示劑能指示出溶液的酸堿性,但是對于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還沒有認識,石蕊、酚酞等指示劑能否指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也不清楚。而現在,物質的酸堿性即ph的大小對人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了解溶液的ph有不容忽視的實際意義。

  根據目前學生學習條件不足、資源缺乏等具體情況,本課題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實踐為輔。由于學生整體素質較差,教學設計注重教師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配套學案設計注重階梯性,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起到提綱的作用。課堂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學化學。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使他們逐步養成關注社會、關注環境,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認識社會現象的習慣。

  二、教學相關資源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網絡中有關ph與生活的內容。

  3、儀器和藥品:ph試紙、玻璃棒、20%和0.1%氫氧化鈉溶液各一瓶、20%和0.1%鹽酸溶液各一瓶、紫色石蕊、無色酚酞、泥土、雪碧、洗潔精、潔廁劑、橘子汁、番茄汁、肥皂水、立白洗衣粉等。

  三、課前準備工作

  1、網絡中有關“ph與生活”的內容,教師和有條件的學生提前完成并打印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張貼在實驗室。

  2、分組實驗儀器:ph試紙、玻璃棒、20%和0.01%氫氧化鈉溶液各一瓶、20%和0.01%鹽酸各一瓶、紫色石蕊、無色酚酞、(以下分四組)泥土、雪碧、洗潔精、潔廁劑、肥皂水、自來水、橘子汁、唾液、牛奶、番茄汁、立白洗衣粉、廚房清潔劑等。

  3、學生自帶生活中的常見物質,不限種類。

  四、教學設計的方案

  1、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質的酸堿強弱可用ph的高低來表示。

  2、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的酸堿性的強弱。

  3、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實驗與探究實驗提高操作、觀察、記錄數據、思維等能力,初步樹立科學探究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形成關注社會、保護環境的科學態度,以及求實、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ph、會測定物質的酸堿度。通過對比實驗與探究實驗提高操作、觀察、記錄數據、思維等能力,初步樹立科學探究的意識。

  教學難點:

  了解生活中物質的酸堿性。培養學生初步形成關心社會、關注社會、保護環境的科學態度,以及求實、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你們聞過醋的味道嗎?什么味道?你還嘗過哪些有酸味的東西?這些都是酸。我們身邊吃的用的物質有很多,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堿性的?酸堿性的強弱程度如何?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主題。

  【板書】課題

  【提出問題】現在蓋房子少不了的是石灰,它溶于水是堿。可以嘗味道嗎?(不可以)有什么方法既簡單又方便地測定物質的酸堿性?(學生:用石蕊和酚酞。)石蕊遇酸變紅,有的有酸味的物質很酸,有的微酸,通過石蕊可以區分嗎?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區分出酸或堿的強弱程度呢?(ph)

  【投影】學習目標。我們先認識ph。

  【閱讀】學生閱讀p61頁,講出所了解的有關內容。教師板書。

  【板書】(或投影)

  一、ph是表示物質的酸堿性的強弱程度的,簡稱酸堿度。

  1、ph的范圍是0~14

  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堿性溶液的ph>7。

  3、ph越小酸性越強,反之ph越大酸性越弱。

  【投影】認識ph

  【設問】如何測定溶液的ph?什么是比色卡?(教師簡要解答)

  【演示】兩名學生操作,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正確的操作方法。

  【學生活動一】測定不同濃度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ph并記錄。

  【討論】學生分組討論所測得的ph與濃度的關系。

  【投影】投影學生實驗結果并討論。強調:①酸越濃,ph越小;堿越濃,ph越大。②兩種不同濃度的鹽酸濃度差別很大,但ph差別很小。

  【學生活動二】分組測定生活中常見物質的ph并記錄。

  【投影】匯總學生實驗結果并投影。

  【討論】

  ①將可食用與非食用物質的ph比較,有何結論?(酸性或堿性太強的物質即ph太大或太小的均不可食用,它們有強烈的腐蝕性)

  ②將酸性物質按ph大小進行排列,有何結論?(酸味越濃的物質酸性越強,ph越小;堿性越強的物質ph越大。)

  ③你調查到生活中哪些與ph有關的知識?

  【板書】師引導學生將調查的結果進行分類,學生講述教師板書:

  二、ph與生活

  1、ph與人體健康

  人體體液的ph是7.35~7.45時正常;

  人體體液的ph<7.35時,處于亞健康狀況;

  人體體液的ph=6.9時,變成植物人;

  人體體液的ph是6.85~6.45時死亡。

  如何測定自身體液的ph是否正常?

  如何調整體液的ph?常吃的食物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堿性的?

  酸性食物(20%):肉、蛋、……

  堿性食物(80%):蔬菜、水果、……

  2、ph與美容

  3、ph與內衣

  4、ph與酸雨

  5、ph與土壤

  6、ph與養魚

  7、……

  【小結】以上討論涉及了工業、農業、環境、人體健康等各個方面,(請學生翻開課本63頁)說明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生活中有重要意義。

  【練習】見講義,投影解答。

  1、月季花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某同學給月季花施肥前,對下列氮肥溶液的ph進行了測定,結果如下表:

  化肥名稱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氨水溶液的ph78811

  該同學最好選用( ) a、尿素b、碳酸氫銨c、硫酸銨d、氨水2、下表為家庭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物質食醋牙膏食鹽水肥皂水火堿液ph3971013

  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時,會向人體射入一種叫蟻酸(具有酸性)的物質,使皮膚紅腫、瘙癢,甚至疼痛。要消除這種癥狀,可在叮咬處涂抹下列物質中的(  ) a、牙膏和肥皂水 b、食鹽水 c、火堿液 d、食醋【學生自我小結】投影要點,發隨堂小測。【隨堂檢測】1、溶液的酸堿度常用            表示.2、ph的范圍是            。3、ph<7時,溶液顯            性,且數值越小,酸性越            。4、ph=7時,溶液顯            性。5、ph>7時,溶液顯            性,且數值越大,堿性越            。6、同學測定了一些食物的ph如下。根據表中的數據判斷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蕃茄橘子雞蛋清牛奶玉米ph43868

  a、病人適宜多吃橘子  b、牛奶和雞蛋清都顯堿性  c、蕃茄的酸性比橘子強  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作業】1、測定家中常用物質的ph。2、完成課本習題第1、2、7題。學案設計主題:我們身邊物質的酸堿性班級            姓名           問題:1、你知道生活中我們吃的和用的一些物質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堿性的?2、有什么方法可以既簡單又方便地測定物質的酸堿性?3、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時僅知道溶液是酸性還是堿性是不夠的,經常還需要知道溶液的酸堿強弱程度,那么怎樣表示和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呢?學習目標:1、物質的酸堿性強弱可用ph的高低來表示。2、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3、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的意義。讀一讀:(課本61頁)講一講:說一說你在課本上了解的內容測定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自己動手實驗,測定周圍物質ph,并填表:組別 物  質 ph 酸堿性 (酸性/中性/堿性) a 組   橘 子 汁    自 來 水    洗 潔 精     自帶物質  b 組     汽    水     校園里的土壤     立白洗衣粉        自帶物質   c組唾   液  肥 皂 水  番 茄 汁  自帶物質   d組牛   奶  廁所清潔劑  廚房清潔劑  自帶物質  

  議一議:將上述物質進行歸類,并按ph的大小排列:物質名稱     ph     酸堿度 物質名稱     ph     酸堿度 

  交流一下你所了解到的與生活中的物質的ph相關的知識練一練月季花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某同學給月季花施肥前,對下列氮肥溶液的ph進行了測定,結果如下表:化肥名稱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氨水溶液的ph78811

  該同學最好選用(  )a、尿素 b、碳酸氫銨 c、硫酸銨 d、氨水讀一讀:(閱讀課本62頁~63頁了解常見物質的ph及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自我小結和檢測。作業:1、測定家中常用物質的ph。2、完成課本習題第1、2、7題。五、教學后記本節課成功的地方之一是學生通過探究不同濃度的酸、堿溶液的ph,從數據上直觀地了解到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與ph的關系,為以后高中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其二是充分發掘生活中物質的ph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課有很多學生意猶未盡向老師要ph試紙帶回家;有的女同學對洗發水、洗面奶等的酸堿性特別感興趣,教師這時趁機啟發其對下一課時酸堿性與頭發的關系進行研究。不足之處,一是學生學習程度差異較大,探究時間和討論時間有別,所以教學時間緊迫,當堂檢測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建議有條件的可將ph與生活的討論內容投影或讓學生在課后交流,也可互相借閱或閱讀事先張貼在實驗室內的資料。二是大多數學生沒有電腦或沒有條件上網,所以有關ph與生活的資料準備主要是教師完成,學生參與度不高,盡管學生很感興趣。

物質的酸堿性 篇4

  §4—6物質的酸堿性

  [教學目標]:

  1、 知道物質有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

  2、 說出典型的強酸和生活中常見的弱酸性物質,確認強酸具有腐蝕性。

  3、 說出典型的強堿和生活中常見的弱堿性物質,確認某些堿性物質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4、 知道物質的酸堿性強弱可用ph的高低來表示。

  1、 會用石蕊試液測定物質的酸堿性。

  2、 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

  [教學重難點]:

  知道物質有酸性和堿性物質及與生活的聯系,學會使用石蕊試液測定物質的酸堿性,學會使用ph試紙測定物質的酸堿性的強弱,知道ph的意義。

  酸具有酸性,但酸性的物質不一定是酸。堿具有堿性,但堿性的物質不一定是堿。

  [教學準備]

  食醋、鹽酸、硫酸、硝酸、濃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水、試管、ph試紙、石蕊試液、玻璃棒。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我們學習了哪些物質的特性?

  今天我們學習物質的另一種性質——物質的酸堿性。

  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是工農業生產上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鋼鐵、化肥、塑料、食品和藥物的生產,都離不開它們。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呈酸性或堿性的物質,我們大家一起來談一談你們對酸性物質的認識。

  你們聞過食醋嗎?

  讓一位同學上來演示聞食醋。

  談感受。

  這樣做對嗎?

  如何避免對人體的傷害?

  讓一位同學上來演示正確的聞食醋方法。

  食醋是一種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食醋、橘子汁、番茄醬、蘋果、檸檬汁也都含有某些酸性物質,具有一定的酸性,是常見的酸性物質。

  以上這些酸性物質有酸的味道或酸的氣味,但不是所有的酸性物質都有酸味。

  熔點、凝固點、沸點、溶解性。

  如食醋、鹽酸、硫酸、檸檬

  聞過。

  學生演示:學生把鼻子湊過去聞。

  有點酸,嗆鼻。

  用手扇動,讓少量氣體進入鼻腔。

  實驗結論:食醋的氣味是酸的。 

  通過從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對物質酸堿性確定的渴望。

  通過聞身邊最熟悉的食醋實驗,了解聞氣體氣味的正確方法幾規范實驗操作。

  通過介紹成見的物質蘋果、橘子等是弱酸性物質,

  不同的酸性物質,酸性有強有弱。

  出示硫酸、鹽酸、硝酸的樣品,它們是工農業上常用的三大強酸。

  演示實驗:用濃硫酸在濾紙上寫字,紙的顏色有什么變化?在用玻璃棒戳紙的不同部位,看哪些地方容易被戳破。

  說明了什么?

  注意:濃硫酸不能沾在皮膚上,如果不慎沾在皮膚上,應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水沖洗。

  用濃硝酸做實驗也有同樣的結果,強酸具有腐蝕性。結合犯罪用濃硫酸毀容的案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并體會強酸的腐蝕性。

  實驗結果:用濃硫酸寫過字的地方變黑,而且容易戳破。

  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通過濃硫酸腐蝕白紙的實驗,了解濃硫酸的性質,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善于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出示常見的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

  讓學生說出狀態和顏色。

  生活中還有哪些堿性物質?

  如不同的堿性物質,堿性的強弱不同,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等是強堿。各種洗滌劑是弱堿。

  洗滌劑有何作用?

  某些堿性物質有去污能力。

  濕布擦干凈嗎?(不干凈)

  燒堿擦干凈嗎?(干凈)

  注意:戴上手套做這個實驗,如果有燒堿溶液粘在皮膚上,立即用水沖洗。

  實驗結果:燒堿溶液容易去油污。

  說明:某些堿性物質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做洗滌劑。

  注意:強堿和強酸一樣,有很強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小心,不能直接接觸。

  白色、固態顆粒狀。

  小蘇打、純堿、各種洗滌劑等它們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堿性。

  洗滌去污。

  學生實驗:用濕布擦沾有油污的瓷磚;用燒堿溶液擦沾有油污的瓷磚; 

  通過擦沾有油污的瓷磚,既讓學生了解堿性物質的去污能力,又讓學生參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活動,理論聯系實際。

  在我們周圍除了酸性和堿性物質外,還有不呈酸性也不呈堿性物質,即中性物質,純水是一種中性物質。

  補充中性物質,增強知識之間的聯系。

  如何判斷物質是酸性還是堿性?

  這個方法有何缺陷?

  出示石蕊試液,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種新的物質:紫色石蕊試液。

  將石蕊試液加入水中,觀察顏色變化。

  將石蕊滴入稀鹽酸、稀硫酸中觀察顏色變化。

  將石蕊滴入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溶液,石灰水中。觀察顏色變化。

  結論: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變紅,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變藍,在中性溶液不變色。

  利用紫色石蕊試液的顏色變化來判斷物質的酸堿性是簡便的方法。

  嘗一嘗。

  有腐蝕性的物質不能嘗。

  現象:顏色不變,還是紫色。

  變成紅色。

  變成蘭色。 

  通過探討石蕊試液的使用,以此來判斷石蕊試液的酸堿性。

  在前面的實驗過程中你們還有沒有發現石蕊美中不足的地方?

  酸堿性的強弱程度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胃液酸性要達到一定的強度,酸性太強或太弱,對身體都是不利的。

  要知道酸堿性的強弱怎么辦?

  引出ph試紙,由試紙和比色卡組成。

  ph試紙遇到酸堿性強弱不同的物質會顯示不同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就知道ph值是多少。

  閱讀ph試紙的使用方法。

  我還想測另一種溶液的ph值怎么辦?

  ph是如何反映酸堿性強弱程度的呢?

  ph通常的范圍:0---14

  ph<7酸性

  ph>7堿性

  ph=7中性

  你得出什么結論?

  攜帶不方便。

  不能區分酸堿性的強弱。

  讓一位同學上來演示如何測定一種溶液的ph值。邊講邊做,提示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被測液體,滴在試紙上,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換一頭、洗一下(要擦干)

  ph值越小,酸性越強,ph越大,堿性越強。 

  通過探討石蕊試液的作用和局限性,指出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必要性。

  通過演示使學生了解ph 試紙的作用和掌握使用ph 試紙測定物質酸堿性強弱的方法。

  分下ph試紙,讓學生回家測唾液、尿液、汗液、肥皂水、橘子汁、蘋果、洗衣粉的ph。  通過學生自己測定各種物質的ph,使學生了解身邊物質的酸堿性,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對學生不要提出酸和酸性物質的區別,主要讓他們了解酸性和堿性,不要進行知識的深化,只要讓學生知道幾種簡單的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在演示實驗中,顏色的對比時候要注意蘭色和紫色的區別,這一點學生有時較難區別。

物質的酸堿性 篇5

  一、教學目標 :    1、知道物質有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    2、說出典型的強酸和生活中常見的弱酸性物質,確認強酸具有腐蝕性,說出典型的強堿和生活中常見的堿性物質,確認某些堿性物質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會用石蕊試液測定物質的酸堿性,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可用PH值的高低來表示,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    4、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及酸雨對環境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二、教學重點:    認識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物質酸堿性及酸堿性強弱測定方法。    三、教學難點 :    對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的認識;PH的大小與物質酸堿性強弱的關系。   四、教具:    相關實驗器材及器具,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方法:    探究式(五人探究學習小組)、討論、實驗等。七、教學過程 :<一>、酸性物質1、引言:鋼鐵、化肥、塑料、食品、藥物等的生產過程中經常要用到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是兩類基本的物質。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鹽酸,沒有它,我們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種食物;若胃酸含量過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堿性的藥物進行治療。2、設疑激趣:(1)你對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還有哪些認識?(2)你能說出哪些物質呈酸性、哪些物質呈堿性嗎?以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能說對相當一部分(鼓勵之)。    3、實驗:取一瓶食醋,倒一點在燒杯中,示范一下聞藥物氣味的方法,然后請每一探究小組學生聞一聞食醋的氣味。回答:有酸味。    4、講解:(1)用手輕輕扇動瓶口使氣味飄進鼻孔來,同時告訴學生:實驗室里的化學藥品都不能用鼻子直接聞,更不能用嘴嘗,這是一個操作規范。(2)食醋是一種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3)出示鹽酸、硝酸、硫酸,指出它們是常見的強酸。    5、提問:你們吃的水果中哪些有酸味呢?學生回答后指出這些水果中均會有一些不同的酸性物質,所以有酸味,但酸性不是很強——叫弱酸性物質。6、實驗: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讓一學生聞聞有沒有酸味,回答:沒有。但二氧化碳也是酸性物質(下面的實驗驗證),因此指出并非所有含酸性的物質都有酸味。7、實驗:課本P141的濃硫酸強腐蝕性實驗演示,得出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濃硝酸也有強腐蝕性。    8、講解:萬一不小心粘有濃硫酸之后的急救措施。    <二>、堿性物質    出示常見的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氨水及一些堿性物質:小蘇打、純堿、洗滌劑等物質。    1、讀圖:P141圖4-50、圖4-51,認識一些強堿和弱堿性物質。    2、設問激趣:你們知道清洗脫排油煙機的工人師傅用是的什么藥品嗎?(討論:大多數不知道)    3、探究實驗:P142堿性物質的去污能力。    4、問:現在你們知道剛才提的問題了嗎?(答:知道,是堿性物質。教師指出:大多數是純堿)    5、歸納:某些堿性物質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作洗滌劑。但強堿有腐蝕性,使用時要小心。<三>、物質酸堿性的測定Ⅰ、用石蕊試液判斷物質的酸堿性出示紫色石蕊試液,叫學生拿出探究小組桌上的石蕊試液,請他們辯別顏色。1、探究實驗:二個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分別滴入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二個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滴入鹽酸和石灰水中;二個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滴入二氧化碳氣體和橘子汁中;剩余探究小組做石蕊試液滴入各種不同的洗滌劑中。2、探究結果匯報:(表揚)3、得出結論:通過比較實驗現象差異性和共同性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Ⅱ、用PH判斷物質酸堿性的強弱1、探究小組討論:使用石蕊試液判斷物質酸堿性的優缺點。2、講解:測定物質酸堿性強弱的必要性。3、課件演示:“由于土地的鹽堿化和酸雨造成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4、演示:用PH試紙測定物質酸堿性強弱的方法及規范的操作方法介紹。5、探究實驗:請各探究小組分別測出下列物質的PH值:1%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10%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純水、食鹽水等(教師巡視,幫助糾正他們的錯誤操作)。6、探究結果匯報。7、討論:從上面實驗中你們能歸納出哪些有規律性的知識?8、閱讀P143-144找出規律。9、實驗P144:一半探究小組做1-5,另一半做6-10。10、結果匯報。11、閱讀P145:“我們身邊物質的PH”。   <四>、小結:

  酸性物質 酸 含酸性的物質   石蕊試液呈紅色PH<7  

  石蕊試液呈藍色PH>7       含堿性的物質 堿(溶液) 堿性物質 兩類基本物質

  <五>、鞏固訓練:1、用PH試紙測定自己唾液的PH是多少?2、某物質的溶液用PH試紙測試顯紅色,若滴入石蕊試液,此時石蕊顯   色。3、純水、食鹽水的PH=     7,呈     性。    <六>、作業 布置  

物質的酸堿性(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第七章 第四節 酸、堿、鹽的應用

    一. 教學內容: 第七章 第四節 酸、堿、鹽的應用二. 教學目標1、了解鹽酸、硫酸、燒堿、熟石灰、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常見酸、堿、鹽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用途;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名稱、化肥的分類方法和各種化肥的作用;...

  • 第七章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滬教)

    第七章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 第一節 溶液的酸堿性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堿性;2.學會利用ph試紙來定量的測定溶液的酸堿度;3.知道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及其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性及影響。...

  • 2018年中考化學酸堿鹽知識歸納

    一、概念: 1、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2、 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 3、 鹽的組成——金屬離子+酸根離子 4、 復分解反應—mdas...... 一、概念: 1、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2、 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 3、...

  • 酸、堿、鹽通性的講解

    應用年級:初三酸堿鹽一章可以說是對整個初中化學知識的運用和綜合。它在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酸、堿、鹽基本性質的講解,總結出學習無機化學的規律,即通過對一個具體事物的研究,掌握規律,繼而得出一類事物的性...

  • 酸堿知識復習

    課 題酸堿知識復習課型復習課授課時間授課人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了解酸、堿、鹽的組成2、 會書寫常見的化學方程式3、 通過探究活動,4、 掌握酸堿的化學性質過程與方法通過化合物的分類引出酸堿鹽的組成,設計一組區分物質實驗來引出酸...

  • 酸堿鹽等物質的性質與制備

    課 題酸堿鹽等物質的性質與制備課型復習課授課時間授課人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復習酸、堿、鹽的性質及有關知識2、 掌握物質間的相互轉化,解決問題的規律、思路和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廢水問題的處理引出酸堿鹽的性質,設計方案檢驗、除雜...

  • “酸堿鹽的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了解物質的分類方法,通過物質的分類理解酸堿鹽的組成。2.歸納出酸、堿、鹽的化學性質。3.進一步了解溶復分解反應和中和反應的特點、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以及書寫化學方程式規律。...

  • 酸、堿、鹽的復習(案例)

    復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復習課的深度、廣度和容量是新授課教學所難以達到的,它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整理知識、形成知識系統的過程,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實踐能力的好機會。...

  • 酸、堿、鹽九大知識點

    一、化學用語: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純堿——na2co3;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二、化合物的分類;氧化物==1種元素...

  • 酸、堿、鹽在水中的電離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了解電解質的概念,知道酸、堿、鹽在水中能發生電離;2. 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教學重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教學難點】:電離、電解質等概念的建立【教材分析】本節包括緊密聯系的兩個部分“酸...

  • 《酸、堿、鹽、氧化物之間的關系》專題復習

    〖復習要點〗:掌握一個知識網絡、理解兩種反應條件、了解四種離子檢驗、熟記憶六種物質性質。1.酸、堿、鹽、氧化物之間相互轉化關系網絡圖2.理解兩種反應條件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1)從定以上分析: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

  • 初中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岛国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春色 |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 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的网站 | 欧美肥胖老69 | 欧美性受极品xxxx喷水 | 无码高潮爽到爆的喷水视频 | 看黄色片网站 | 午夜天堂av久久久噜噜噜 | 女人把腿张开让男人来桶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视频 |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 无码三级香港经典三级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238 | 男女污污在线观看 | 欧美做爰又粗又大免费看软件 | 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国产色av老熟蜜臀av | 成在人av抽搐高潮喷水流白浆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久热 | 亚洲素人一区二区 |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国产成人av片 | 中国XXX农村性视频 国产区在线 | 免费国产白丝喷水娇喘视频site: | 天天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久草在线免费福利资源 | 毛片24种姿势无遮无拦 | 亚洲2021av天堂手机版 | 成年人免费视频网址 | 永夜星河短剧免费观看 | 狠狠鲁视频 | 国产女同互慰高潮流水视频 | 91久草视频 |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爱亚洲 | 狠狠爱网| 亚洲第一视频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