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酸 堿 鹽溶液的導電性
第一節(jié) 酸 堿 鹽溶液的導電性
(2課時)一.知識教學點 1.溶液的導電性 2.電離 3.常見的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 4.酸、堿、鹽的初步概念二.重、難、疑點 1.重點: (1)電離 (2)書寫常見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 2.難點:教會學生根據宏觀現象,進行微觀本質的分析方法和邏輯推理能力。 3.難點: (1)酸堿鹽溶液導電和金屬導電的本質區(qū)別。 (2)nahso4和cu2(oh)2co3屬于哪一類化合物? 4.解決方法:采用的方法是邊實驗,邊分析,邊討論,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迪他們積極思考問題,用他們已知的知識通過思維和實驗現象,推理理解新的知識。三.教學過程[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溶液的有關知識,這一節(jié),我們來看一下溶液是否能導電。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實驗現象。[板書]:一.溶液的導電性[實驗]:演示實驗8-1,試驗下面物質的導電性:氯化鈉溶液、硝酸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蔗糖溶液、酒精。[學生活動]: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一下問題:(1)電燈泡是否亮?(2)根據已有的物理知識回答,電流是怎樣形成的?(3)氯化鈉是哪種類型的化合物?它的組成微粒是什么?[演示實驗]:再把蒸餾水分別倒入氯化鈉固體、硝酸鉀固體、氫氧化鈉固體、蔗糖固體、酒精等中配成溶液[學生活動]:觀察實驗,看電燈是否亮。并思考:上述物質變成溶液后,為什么有的物質能導電,有的物質仍不能導電呢?[板書分析]: nacl導電實驗的分析 ———————————————————————— 實驗現象:燈泡不亮(不導電) 燈泡亮(導電)表示: na+cl-(固體) na++cl-微觀分析:有離子不自由 離解成自由的離子————————————————————————1.電離:物質溶解與水后,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請同學們分析討論:物質必須同時具備哪兩個條件才能導電?[目的]:能力發(fā)展,思維延伸。[推論]:必須有自由移動的帶電的微粒的物質才能導電。[講解]:電離常用電離方程式來表示。[板書]:2.電離方程式:nacl=na++cl- kno3=k++no3- naoh=na++oh- na2so4=2na++so42-[提問]:請同學們分析討論:(1)離子所帶電荷和電性,與電離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數值及正負性有何關系?(2)在電離過程中,原子團拆不拆開?(3)電離出的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和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有什么關系?[總結板書]:在能導電的溶液中,所有陽離子帶的正電荷總數何所有陰離子帶的負電荷總數是相等的。所以,整個溶液不顯電性。 二.酸堿鹽的電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