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水分子的運動(水和溶液)
化 學 教 學 案
課題名稱:第二單元 水和溶液 第一節 水分子的運動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分子的特征;
2.學會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水的天然循環現象;
3.學會分離液體中的固體物質的方法——過濾法。
重點、難點:
1.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分子的特征,并學習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2.學習用過濾法分離液體中的固體物質。
教學過程:
一、水的三態變化
[提出問題] 當水由液體變為氣體時,水分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想象] 水分子本身變大?
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
水分子的數目增多?
……
結論:水分子的數目和大小不會變化,變化的只是水分子間的距離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活動天地] 描述水分子的運動。
從分子的角度解釋:雨后路邊的水漬很快變干;燒開水后,揭開鍋蓋,會有許多水滴滴下;水放進冰箱冷凍室里結冰;把冰放在陽光下,很快又會融化。
總結;分子的特征:分子很小;相互間存在間隔;總在不停的運動。
[在線測試] 書p30
二、水的天然循環
閱讀書p31,然后討論兩個問題:
·水的天然循環有什么意義?
·設想你跟蹤一滴水在自然界循環一次,將這一過程描述出來。
三、水的人工凈化
·沉降 加入明礬做絮凝劑
·過濾 分離固液混合物
·消毒 殺死細菌
·蒸餾 得到純凈的水
[學生活動] 完成p34在線測試
p35挑戰自我
[多識一點] 純水、礦泉水、硬水、軟水
介紹:純凈物、混合物。
[課堂小結]
本節重點是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分子的特征;知道水的人工凈化的主要過程和原理。
[課后作業]
·p30在線測試
·記p34表格
·完成目標上本節作業
[課后記]
本節內容看似簡單,但需要在課堂上一定量的練習才能掌握,所以不可急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