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
在空氣中加熱情況:持續加熱發紅,離火后變冷。
③硫在氧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硫在空氣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寫文字表達式,以后要求會寫化學方程式)
④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白色固體)
實驗現象:比空氣中燃燒劇烈,發出白光,集氣瓶內壁出現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產生。
文字表達式:石蠟+ 氧氣(o2)點燃——→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氣中燃燒情況: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稍有黑煙。
⑤銅絲在空氣中灼燒(紅色固體)
實驗現象:加熱后,銅絲紅熱,冷卻后,在銅絲表面出現一層黑色物質。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寫文字表達式,以后要求會寫化學方程式)
2、結論:
(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在這些反應中,氧氣提供氧,稱為氧化反應。氧氣便是常見的氧化劑;
(2)物質在純氧氣中燃燒程度比空氣中燃燒要劇烈。說明物質燃燒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大小成正比;
(3)物質燃燒時有的有火焰,有的會發光,有的會冒煙。一般來說,氣體燃燒會有火焰產生,固體直接燃燒,產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體,一般都會產生煙,即固體小顆粒;
(4)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是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
三、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
四、化合反應:
1、定義: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
2、表達式:a+b==ab
課題3 制取氧氣
一、氧氣的工業制法: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 物理變化)
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①h2o2和 mno2 ②kmno4 ③kclo3 和 mno2
2、反應原理 2h2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 2kcl+3o2↑
3、反應裝置
選擇根據: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4、操作步驟(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步驟:連—查—裝—固—點—收—移—熄
5、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