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馬克思、恩格斯是怎樣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深入發展,迫切需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因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工人階級只有在規模理論的指導下,才能走上正確的軌道。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這種時代的要求下,擔負起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的。(簡單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課文是從馬克思、思格斯深入工人群眾和進行理論研究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的。因為只有深入工人群眾,才能了解工人階級的現狀和加深對資本主義的認識。但僅此還是不夠的,還應重視理論的作用,特別是對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和歷史使命進行科學的論證。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國度里幾乎同時完成了世界觀的根本轉變,成為共產主義者,并密切合作,開始全面創立科學理論的工作。教材在小字中明確指出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來源:空想社會主義;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恩格斯把它們吸收、改造,使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變成了科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發表。它的發表標志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豆伯a黨宣言》發表的意義: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斗綱領,自此之后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新階段,國際共產主義成為不可抗拒的洪流。
二、巴黎公社
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
后來人民選舉產生了巴黎公社,資產階級政府不甘心失敗,對巴黎公社發動了進攻。戰斗非常慘烈,數以萬計的公社戰士英勇犧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后來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的歌詞,經工人作曲家狄蓋特譜曲后,《國際歌》在全世界廣泛傳唱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