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人類文明的開端
(2)父系氏族社會(原始農業、畜牧業分離,出現手工業和商品生產)
人類早期為什么要過群居生活?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從原始群居階段逐漸進入氏族社會時期。氏族指的是按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集體,他們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體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爭。為什么最早出現的氏族社會是母系氏族社會?由于那時男子打獵,工具簡陋,不能經常獲得東西,更不能獲得很多東西來,充分保障全氏族成員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成為比打獵更可靠和經常的生活資料來源。而原始農業和畜牧業,都是婦女的工作。由于婦女的勞動能保證全氏族的生活,婦女在氏族里就居于領導地位。再加上當時的婚姻情況使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而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所以最先出現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社會。那么父系氏族社會又是怎樣出現的?有什么特點?
隨著勞動工具的不斷革新,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適合男子的犁耕農業和畜牧業不斷發展,男子在生產生活中逐漸取代了婦女,占據了支配地位。男女經濟地位的變化導致彼此社會地位的變化,母系氏族社會逐漸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
由于生產的發展,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后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標志著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人類社會開始進入階級社會。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
三、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國家的產生
讓學生閱讀本課最后一個目錄,結合中國歷史的發展,思考:原始社會是怎樣解體的?國家又是怎么出現的?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它不是為整個社會成員服務的機構,而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列寧曾說:“國家是維護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治的機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階級受一個階級控制的機器。國家機構包括軍隊、法庭、警察、監獄等設施。”
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剩余產品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逐漸發展。生產工具、牲畜、農產品甚至部分土地逐漸變為家庭私產。私有制的出現導致貧富分化,階級差別擴大。奴隸主階級為加強自己的統治,設置了一系列組織和機構: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和城墻等等。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國家的產生。
生產力提高——產品剩余,個體勞動發展——私有制產生,奴隸制度出現——貧富分化,階級差別不斷擴大——階級矛盾激化——國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