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聯合國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戰役
【教學步驟】
導入:復習舊知,法西斯國家對外政策的特點?
一.德國東侵蘇聯
小組活動:介紹蘇德戰爭。
各抒己見:蘇德國戰爭中莫斯科保衛戰為什么取勝?
戰爭的意義:打破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二.日本偷襲珍珠港
歷史故事: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時展示相關的地圖、影像資料。)
動腦筋: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序幕,這種說法對不對?
三.《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1.英、法、美等國推行一種縱容法西斯侵略擴張的政策,即綏靖政策。具體表現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國的中立,反法西斯國家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合作,現在反法西斯國家逐漸認識到聯合的必要性。思考與討論: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基礎是什么?形成的標志是什么?有何作用、意義?
(引導歸納:形成的基礎;形成的標志,1942年1月,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它們保證全力對法西斯國家作戰,互相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和議和。這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作用和意義,參加反法西斯聯盟的各國有徹底擊敗法西斯的共同目標,并且承擔了義務,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成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改變了力量的對比,成為戰勝法西斯國家的有力保證。)
2.學生自學,閱讀找出時間;國家;文件名稱;內容;并思考討論問題《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對打敗法西斯有何重要的作用?(課本69頁)
四.斯大林格勒戰役
1.教師介紹戰爭情況,結合地圖講解。
2.學生找出戰爭爆發時間;結果。
3.師生共同完成“說說”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影響和意義。
歷史回眸:《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片段。(學生形象地感受蘇聯人民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議一議: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的歷史意義。(兩個轉折)
【課堂小結】
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相繼爆發,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到全球范圍。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教學反思】
第3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課程目標】:
1. 知識和能力:開羅會議,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的召開情況;諾曼底登陸,德國和日本投降
2..過程和方法:(1)通過雅爾塔會議等史實,了解國際會議召開對戰爭的影響。(2)簡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
3. 情感和態度價值觀: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雅爾塔等國際會議對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攻克柏林戰役的勝利,標志著歐洲戰爭以法西斯國家失敗而告終。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教學重點和難點】雅爾塔會議 諾曼底登陸 德國和日本投降
【教學過程】:
導入
1.導言框《日本投降儀式圖》
2.動腦筋:為什么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的侵略總是屢屢得手?
一、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
二、諾曼底登陸
1.動腦筋:有人說,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這是什么意思?(簡介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