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掌握雅爾塔會議,斯大林格勒等戰役。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諾曼底登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后果與影響。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參與講述戰役,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形勢的變化及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重大意義,提高學生綜合、深入分析問題及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正是因為各國共同協作、相互聯系,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才了取得重大勝利。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樹立和平發展的全球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雅爾塔會議,斯大林格勒戰役及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難點:對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轉折點的認識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老師提問:為什么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的侵略總是屢屢得手?
從二戰前的30年代開始,英、法、美等國推行一種縱容法西斯侵略擴張的政策,即綏靖政策。具體表現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國的中立等。特別是英法的縱容,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反法西斯國家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合作,這是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的侵略總是屢屢得手的主要原因。而戰爭的發展終于使反法西斯國家逐漸認識到聯合的必要性。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1、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基礎是什么?
形成的基礎: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不斷擴大野蠻、兇殘的侵略戰爭,給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災難。法西斯國家已成為全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也是英、美等國最大的威脅。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脅的國家已經意識到只有聯合起來共同對敵,才有可能打敗法西斯。這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礎。
2、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標志是什么?(讓學生看書后回答)
標志:1942年1月,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聯合國家宣言》主要內容:保證全力對法西斯國家作戰,互相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和議和。
3、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作用和意義是什么呢?
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基本保證,從此不同社會性質,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緊密團結,在反法西斯的旗幟下聯合起來,形成共同抗擊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形成了正義和平力量對邪惡戰爭勢力的大包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國家和人民,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異;在經濟上互通有無,相互援助。為了盡快打敗法西斯,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會議。那么它的具體情況又是如何呢?
4、雅爾塔會議(引導學生看書后回答)
(1)時間:1945年2月
(2)地點:蘇聯的雅爾塔
(3)參加者: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三國首腦
(4)內容:決定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
師問:那么除此以外,美蘇之間還有什么協議呢?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