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出示資料:日本在19xx年日俄戰爭中,從沙俄手中奪取的“權益”須予恢復,即:甲、……乙、中國大連商港國際化,保證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恢復租用中國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丙、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由中蘇共同經營。
──摘自雅爾塔秘密協定
師問:這顯然損害了誰的利益呢?(中國)
師問: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全面評價雅爾塔會議呢?
由此可見,雅爾塔會議進一步協調了盟國的行動,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
二、最后的勝利
1、斯大林格勒戰役(引導學生看課本)
師問:德軍為什么要進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為使德國避免兩線作戰的窘境,決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蘇聯。于是德國集中了150萬兵力,在蘇聯南線發動了攻勢,重點進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蘇聯重要的工業城市,又是伏爾加河南北的交通樞紐,是連接莫斯科和盛產石油的高加索之間的交通要道。
2、請學生結合課本,發揮想象力講講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情況。
時間:1942年7月
地點:斯大林格勒
作戰雙方:蘇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了。為了贏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希特勒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共投下100多萬枚炸彈,整個城市幾乎夷為平地。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軍民并沒有被敵人的氣勢洶洶所嚇倒。他們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與沖進市區的敵人展開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團沖鋒,頑強地守衛著每一寸土地。1942年11月19日,蘇聯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德軍防線,轉入反攻, 1943年元旦過后,蘇聯紅軍開始了殲滅德軍的戰斗,歷時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為蘇聯紅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到1943年2月,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重大勝利,德軍遭到了發動戰爭以來最大的失敗。
3、討論:為什么說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德軍經此戰役后,元氣大傷。從此,德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蘇軍從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鼓舞了正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各國人民,鞏固并發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團內部發生了瓦解,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變。
因此,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
4、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諾曼底登陸
時間:1944年6月6日
領導者:艾森豪威爾
在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下,一支龐大的艦隊載著登陸部隊,由700多艘艦艇和上千架飛機掩護,橫渡英吉利海峽,向德軍防御薄弱的法國諾曼底地區進發,一個月里,登陸的同盟軍超過了100萬人。在歐洲成功地開辟了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從此,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上便陷入了東、西夾擊之中。不久,盟軍勢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領的國家一個個獲得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