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7課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以下基礎知識:古代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數字的發展和傳播;馬可·波羅在元朝的生活與工作經歷;《馬可·波羅行紀》及其影響;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
2.能力培養:通過講解課本中的插圖和地圖,培養學生識讀歷史圖表的基本技能;通過對“數字發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等問題的探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區之間雖然會發生沖突與戰爭,但和平共處和友好往來是相互關系的主流,以培養學生的開放意識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意識,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通過介紹阿拉伯數字的由來與發展,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態度;同時充分認識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對外國商人、使者頻繁往來元朝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阿拉伯數字的由來、馬可·波羅在元朝的生活與工作經歷。
教學難點: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
三、【講授新課】
【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元朝時,有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書還曾經風靡歐洲。這個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于他的事情。
一、阿拉伯數字
掛《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圖,說明在古代,一條條陸地和海洋商路把歐、亞、非三大洲連接起來;一些商人往來其間,交流物產,傳播文化,成為不同文明之間交流的使者,促進了這些地區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引導學生弄清陸地和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線、沿途的自然條件、重要地點。講述早期人類結繩、刻木記事的故事和古代印度人發明0~9十個數字的故事,讓學生懂得文字、數字的發明來源于生活,科學技術的發明同樣來源于生活。
阿拉伯人把中國古代的發明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阿拉伯人學會0~9的計數方法并對其加以改造,這就是為什么人們把“0~9”這十個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組織學生討論:數字的發明與運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何重大作用?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理解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二、元朝宮廷中的意大利人
讓學生閱讀本目課文內容,了解馬可·波羅來元朝的前后、經過及其在元朝的生活工作經歷,認識馬可·波羅不僅把意大利的文化帶到了中國,而且還向西方傳播了中國和東方的文明與文化,是東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回憶中國古代史內容,分析元朝時期外國商人、使者頻繁來往元朝的原因(元代國家統一,幅員遼闊,社會經濟空前繁榮,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使西方人產生了對中國和東方的向往與神秘感;元朝時期,中國對外的海陸交通都十分發達,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元朝統治者采取了開放的政策,更促進了中外交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