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教學設計(通用2篇)
《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教學設計 篇1
第8課 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教學設計
一、 課程新標準
1、講述發明珍妮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
2、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認識蒸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
3、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二、 教學目標
了解珍妮機、蒸汽機,火車發明的過程和基本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以及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理解工業革命的后果,培養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展開討論,合作學習。
四、情感價值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培養刻苦學習、熱愛科學的精神和創新精神。
五、教材分析
本課在整個世界近代史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后果—— 使整個世界發展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為后面第三、四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教材大體上從珍妮機的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研制成功火車機車、工業革命的后果等方面對這一劃時代的生產力領域的巨變作了介紹。
六、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珍妮機的發明、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
教學難點: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和工業革命的后果影響。
七、學情分析
學生對工業革命的了解僅限于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故事。在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后果影響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教師可結合本校實際,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注意語言組織和問題設置,通過層層引導方法,帶動學生思考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形象思維上,可通過視頻資料加深學生認識。
八、課時安排: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看過《泰坦尼克號》嗎?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最豪華的客輪,被稱為“永不沉沒的船”。那么泰坦尼克號的驅動是什么?輪船是那次工業革命發明的,這次工業革命還有那些發明和創造?涌現出那些發明者?今天,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學習第八課。
板書課題(略)
(一)“解放”手的發明
1、珍妮機發明的背景
工業革命是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17世紀以后英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海外市場的擴大,歐洲毛紡織業的發展,一些人開發明和使用機器。英國棉紡織業很發達為機器的發明提供了條件。由于飛梭的發明織布速度提高了,棉紗緊缺,人們開始研究如何提高紡紗速度。
2、珍妮機的發明
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出能夠同時紡出多跟棉紗的機器,大大提高了效率。
3、珍妮機發明的意義
使人類直接參加勞動的手被解放了出來,玩長了人類在物質生產領域中的一次革新。
(二)蒸汽的推動力
1、水力風力紡織機的不足。
2、水力機器,風力機器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不能滿足廣泛的需求。
3、瓦特完成對蒸汽機的改良
(1)1763年他受命修理一臺別人發明的蒸汽機,這是他有機會研究蒸汽機的結構和性能,記過多次試驗,瓦特終于完成對蒸汽機的改造,提高了蒸汽機的熱效率。
(2)1783年瓦特又把蒸汽機與工作機連在一起,使工作機獲得了強大持久,穩定的動力。是人類第一次完成了在勞動中以熱力代替人力的革命性飛躍。
(3)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因能代替一切工作機的轉動而被稱為萬能的原動力。
4、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意義
他的發明和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人類生產和生活面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蒸汽時代。
(三)呼嘯而來的火車時代
1、引發交通運輸革命的原因
(1)采用機器生產,促進了工農業產品產量的提高,而要把這些大量的產品快速的運出去,就需要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現。
(2)以蒸汽機作為萬能的動力機,應用于各種機器之上,對設計師以啟示。
2、汽船的發明
18xx年美國富爾頓發明汽船
3、火車的發明
英國史蒂芬孫18xx年研制的“布拉策號”試運行成功;
英國史蒂芬孫1825年9月27日親自駕駛“旅行者號”試運行,獲的成功;
英國史蒂芬孫1829年成功的試驗了更為先進的“火箭號”機車,使人類進入火車時代;
4、火車發明的意義
蒸汽機在交通業中的應用使人類進入火車時代,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
(四)出乎人們預料的后果
1、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使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變化,產生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
3、現代大工廠建立起來,人類完成了從手工工場向大工廠時代的過渡。
(五)課后小結
英國工業革命的時間是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上半期,它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和使用。機器的使用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瓦特改良蒸汽機后,蒸汽機應用于各種行業,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十、反思
在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侯為什么中國沒有進行工業革命?
十一、作業
《成長資源》第八課
《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教學設計 篇2
課題
第8課: 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學習目標 (心中有目標,你就會走向成功)
1、知道珍妮機、蒸汽機、火車機車等發明的基本史實。
2、了解創造源于生活需要,同時創造又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
3、了解工業革命對自然的破壞所帶來的后果,樹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學習重點
蒸汽機的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
學習難點
工業革命的后果。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鞏固提高
課前預習
讀課本完成學案自主預習部分
學習流程
預習檢查-探究新知-訓練鞏固-小結提升-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
(環節、方法、措施)
學生活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鞏固提高)
【自主預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基礎知識梳理:
1、時代特征: 18世紀中期 到 19世紀中期 ,是世界_________逐步發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時期,________開始逐步確立。
2、工業革命開始時間是開始于18世紀中期(1765年)的______(國家)。
3、蒸汽機發明以后,首先應用于______行業,以后用于_________行業。
4、_____年,______(人物)又把蒸汽機與工作機連接在一起,使工作機獲得了強大、持續而穩定的動力,人類開始進入——“________”。
5、汽船、火車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后,使人類進入了“________”,迅速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
6、_________在1765年發明了珍妮機,使人類直接參加勞動的 ‚手‛被解放出來;美國的_________在18xx年發明汽船;英國的 _______ 在18xx年發明了火車機車。
二、思考: 蒸汽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具有什么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