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浮力》的探究性學習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上海市為了了解《新課標》的實施情況,開展區級的評優課活動,其中在課堂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占參賽的主流。下面是位獲獎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片段,望能給老師和同學以啟示。
1 案例片斷一(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請看屏幕。
[學生]:觀察。
[教師]:用夸張的動作,向水中投入泡沫塑料塊、乒乓球、木塊。
[教師]:同學們請考慮:
1.萬噸巨輪,在水中為什么不會下沉?
2.放飛的氣球為什么能騰空而起?
3.泡沫塑料塊、乒乓球、木塊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
[學生猜測回答]:它們受到浮力作用。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有浮力作用?你知道什么是浮力嗎?
[學生]:不知道。
[教師]:既然你們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什么樣的力是浮力?評析具有吸引力的真實情境的創設,能激起同學的疑惑、矛盾感、好奇心,形成探究的動機,使同學始終保持一種最佳的探究學習心理狀態,為順利進入探究問題的核心,奠定動力基礎。
2 案例片段2(體驗、感悟什么是浮力?)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將泡沫塑料塊按壓入中水,看看有什么感覺?
[學生]:(學生多次操作,并認真觀察)
[教師]:請說說你的感覺和理由。
[學生]:乒乓球、木塊、船能浮在水面上,也是因為它們浸在水里時都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
[教師]:那么,你能試著說一說“什么是浮力嗎”?
[學生]:物體浸在水里時受到水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教師]:請同學們將石塊、金屬塊、鉤碼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
[學生]:它們都沉底了。
[教師]:浮在液面的物體是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石塊、金屬塊、鉤碼等一放入水中就下沉,它還受不受水的浮力呢?
[學生猜測回答]:(1)受到浮力作用;(2)不受浮力作用。
[教師]:你的猜測正確嗎?下面請同學們自選器材,發揮你們的想象力設計實驗來探究下沉的物體是否受浮力的作用。
[學生活動]:(各桌、組進行實驗)
[教師]:(請不同方式學生交流)請你講講你探究的結果。
[學生]:還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教師]:請你講講你的做法和理由。
[學生]:重物掛在彈簧秤下,重物進入水中后彈簧秤的示數變小了。變小原因是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即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教師]:很好、請坐。下沉的物體浸在水中也受水的浮力。
[教師]:這些物體浸在其它液體中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學生]:將重物浸在酒精中,也是受到酒精的浮力作用。
[教師]:浮力方向怎樣?為什么?
[學生]: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提示分析重物的受力情況)
[板書]: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教師]:浮力是液體對物體的作用力,我們能測量浮力的大小嗎?請同學們討論方法。
[學生]:(討論)
[學生交流]:(1)重物掛在彈簧秤下,物體在浸入水中之前,彈簧秤的示數f1;(2)重物進入水中后彈簧秤的示數f2。(3)減少的力的數目就是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
[學生]:所以,f浮=f1-f2。
[師生小結]:(cai展示)這告訴我們可以用彈簧秤間接地測量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板書]:用彈簧秤測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f1-f2。
[學生]:真的是這樣?請同學們試試測量出鉤碼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