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
四、力的三要素1、提出問題: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2、讓學生提出猜想:可能與力作用的大小有關;可能與力作用的方向有關;可能與力作用的位置有關。3、探究:引導學生根據前面觀察力作用效果的實驗結合課文圖示以及學生生活的經驗進行論證。(1) 拉彈簧時,所用的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顯。(2) 我們要把螺母擰緊,一般來說應該向順時針方向用力,如果沿著逆時針方向用力只能將螺母擰松。這些事例說明了力作用的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3)關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關用實驗探究:① 推門實驗:用的力推門,每次手的位置距離門軸遠近不同。體會手在不同位置時施力的不同效果。② 舉尺實驗: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請一位同學用一個力作用在尺子的中點,向上將尺子舉起來;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舉尺子。可見,力的作用點也影響力的效果。讓學生總結:力所產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所以,我們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五、力的圖示 畫力的示意圖的要領: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旁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請同學們觀察或進行下列實驗,通過觀察或實驗你們對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認識、(1)演示:用一個氣球去壓另一個相同的氣球,讓學生觀察:兩個氣球都變扁了。(施力的氣球在施力時也變扁了,說明它同樣受到另一個氣球作用力)(2)演示:兩個帶相同電荷的通草球靠近時相互排斥。(一個通草球排開另一個通草球時,自己也被排開了,說明兩個通草球同時都 受到了對方力的作用)(3)學生實驗:伸出手去,讓一個同學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嗎?打你的同學也感到疼嗎?(打的同學感到疼,說明他的手也被打了)(4)學生實驗:向上擰書包,你對書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覺到了書包也在拉你?(拎書包手同時受到書包向下的拉力)(5)看課文第33頁圖11.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坐的船也被推開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開了。說明推船的人同時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開時連同他坐的船也被推開。)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結論: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達標自查1、人推車時,是 和 之間發生了力的作用,對于人推車的力,施力物體是 ,這時,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體是 。2、物理學中,力的單位是 ,托起一個蘋果的力大約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