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物質世界
7、測固體的密度:
:
說明:在測不規則固體體積時,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
8、測液體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量m2 ;④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應用:
⑴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⑵求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量。
⑶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⑷判斷空心實心:
二、考點分析
中考重點、熱點:(1)天平的正確使用;(2)用天平和量筒測定物質的密度;(3)密度知識的應用;(4)密度與生產、生活實際的結合;(5)密度與壓強、浮力、功等相關知識點綜合;(6)與密度相關的開放性、探討性、設計性問題。
三、經典題解
例l.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若把一只最小的砝碼加人右盤時嫌多,而取出這只最小的砝碼時又嫌少,這時應通過 使天平平衡,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對天平砝碼的認識和使用,識記游碼相當于砝碼的一部分(更小的砝碼),所以調節天平時應將其移動到零刻度線上,測量時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的右盤中加減砝碼。答案:移動游碼。
啟迪:(1)理解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時,移動橫梁上游碼的作用;(2)掌握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肘,使天平恢復平衡的方法。
例2.甲、乙兩個物體,其密度之比為6﹕5,體積之為5﹕2則甲、 乙兩個物體質量之比為( )。
a.3 ﹕l b.1﹕3 c.12﹕25 d.25 :12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有關質量、體積、密度三個量間的比例關系,以及應用比例知識求解問題的能力。
由題意可知, 和 根據密度公式變形得 和
則
啟迪: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步驟是:① 待求量的數學表達式;② 已知量的比例表達式;③ 待求量與已知量的比例式并代人數據。這樣既解題思路清晰,又可避免因比值混亂造成錯誤。
例3.由于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導致黃河水中含沙量增加,為了及時監測,現在某河段中間撈取體積為5×10-3m3的黃河水,測得其質量為5.6 kg,問該河段每立方米黃河水(指純水和沙的總體積為1m3 )中的含沙量為多少千克?(ρ沙=2.5×103kg/m3)
解析:黃河水樣的質量等于其中的水的質量和沙的質量之和 m=m水+m沙。黃河水樣的體積v等于其中水的體積和沙的體積之和v=v水+v沙 ,
啟迪:有關合金(如碳鋼等)、混合物(含沙河水等)與密度相關問題,都應靈活運用,它們體積、質量和密度關系,即 問便可迎刃而解。
例4.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玻璃瓶、細線和適量的水,簡易地測出牛奶的密度。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瓶重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