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機械
【例題2】某同學(xué)從市場買了一條6kg的魚,他想粗略驗證魚的質(zhì)量,他手中只有一支量程為20n的彈簧測力計和一根均勻直尺,在保證魚的完整的情況下,請你設(shè)計一種驗證方法。
【解析】
運用杠桿平衡條件,如圖2所示,將直尺當(dāng)杠桿,把直尺的一端放在桌子的邊緣當(dāng)支點,在直尺的另一端掛上彈簧測力計,在直尺的適當(dāng)位置掛上魚,調(diào)節(jié)魚的位置,使杠桿平衡,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可驗證。
讀出此時魚的力臂l1和彈簧測力計拉力f的力臂l2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mgl1=fl2
m=fl2/gl1
三、浮力與杠桿平衡條件的綜合運用
【例題3】將體積相同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掛在杠桿的兩端,如圖3所示,調(diào)節(jié)杠桿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將兩金屬塊同時浸沒在水中時,則杠桿將 〔 〕
a.仍保持平衡 b.失去平衡,a端下降
c.失去平衡,b端下降 d.無法判斷
【解析】
銅塊和鐵塊的體積相同,銅的密度大,銅塊的重力大于鐵塊的重力,由圖知fa>fb,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la<lb,同時浸沒在水中時,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相等,(fa-f浮)la將大于(fb-f浮)lb,杠桿的a端下沉。答案b。
四、定滑輪與動滑輪的判斷
在使用滑輪時,滑輪的軸是否隨物體移動,是識別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依據(jù),判別時,要先確定滑輪軸的位置,分析它是與某個固定不動的物體連在一起,還是隨物體一起移動,如果滑輪與固定物體連在一起,不隨重物移動,則為定滑輪,如果滑輪與運動的物體相連接,隨物體一起移動,這個滑輪就是動滑輪。
【例題4】如圖4所示,不計滑輪及繩重,以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水平拉力為f,
物體的重力為g,且在水平面上勻速向右滑動,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
a.f b.g c.g/2 d.f/2
【解析】
通常我們使用動滑輪時,動力作用在繩子未端,阻力作用在軸上,此時使用動滑輪省
一半力。此題中動力加在軸上,相當(dāng)于前面的阻力,而此時作用在繩子上的力與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相等,這個力相當(dāng)于一般情況
下的動力,因此可得關(guān)系f=f/2。
解決此類問題時,一定要認清動滑輪的實質(zhì)及受力的特點,須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特點及滑輪情況具體分析哪些力之間存在具體的關(guān)系,而不能誤認為使用動滑輪時,所加的力f總等于物體重量的二分之一,即f=g/2.
五、組裝和設(shè)計滑輪組
(1) 利用f=g總/n。求出承擔(dān)總重的繩子段數(shù)n,若n不是整數(shù),則小數(shù)點后“只
入不舍”使它取為整數(shù)。
(2)判定繩子固定端位置:n為偶數(shù),采用“上結(jié)法”,即繩子固定在定滑輪上;n為奇數(shù),采用“下結(jié)法”,即繩子固定在動滑輪上,又稱“奇動偶定”。
(3)確定定、動滑輪的個數(shù):
①不改變力的方向,需(n-1)個滑輪。n為奇數(shù),定、動滑輪各半,若n為偶數(shù),動滑輪比定滑輪多一個。
②改變動力方向,需n個滑輪。若n為偶數(shù),定、動滑輪各半,若n為奇數(shù),定滑輪比動滑輪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