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故事兩則》學習要點
《〈莊子〉故事兩則》
莊子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著名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家貧,曾借粟于監(jiān)河候(官名),但拒絕了楚周王的厚幣禮聘。他繼承和發(fā)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卻忽視了事物質的穩(wěn)定性和差別性,認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quot;。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莊子》簡介
《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豐富。《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先生曾說他的作品"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養(yǎng)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后世傳誦。莊子的著作歷來注解極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謙《莊子集解》、郭慶藩《莊子集釋》等。
學習本文,先通讀全文,了解大概故事梗概,解決生字生詞,
一、掌握如下字詞。
1、為下列字注音。
鹓( )醴( )鴟( )汝( )
2、解釋下列詞的含義。
相:做宰相
或:有人
子:你
國:國都
止:棲息
全:確實是
安:怎么
3、要注意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不同。
于是:在這時
從容:悠閑自得
4、為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相┥ 嚇┥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二、課文內容分析。
1、莊子在《惠子相梁》一文中,幾通過什么方式來說理的,這樣說理有什么好處?
作者在文章中主要通過比喻說理的方式,這樣可以使本文更加形象生動,說理富有趣味性。
2、莊子在《惠子相梁》一文中通過講鹓(左邊是芻,右邊是鳥)的故事,說明了什么?
莊子將自己比作鹓(左邊是芻,右邊是鳥) ,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諷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別人的丑態(tài)。
3、文章中哪幾個詞能夠表現(xiàn)惠子比較看重功名利祿呢?
文章中有兩個詞可以表現(xiàn)惠子比較看重重功名利祿,一個"恐",一個是"搜"。
4、文章中鹓(左邊是芻,右邊是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從文章中簡潔的語言中可以看出,鹓(左邊是芻,右邊是鳥)是一種奇鳥,它有個性,有追求,不會因為現(xiàn)實而改變自己的理想。
5、莊子認為魚兒"出游從容",這表現(xiàn)了它怎樣的心境?
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和反映。
6、莊子為什么在文章中會認為魚兒是快樂的呢?
莊子有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椅?quot;的境界。這種思想使作者和大自然的關系更加親密,這就必然影響了他看待自然界的思想。
作者在看待萬物的時候,必然打上自己情感的印記,使萬物也具有了和人一樣的“靈感”。
三、問題思考。
1、這兩篇文章,反映出的莊子和惠子的關系是不一樣的?同學們可以自己搜集資料,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看法。
2、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哪些代表思想呢?
測試
1、翻譯下列語句
(1)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2、解釋文章中加紅的字的用法。
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第一個"之"的用法是:
第二個"之"的用法是:
參考答案。
1、(1)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2、第一個"之"的用法是放在主謂之間取法句子獨立性。
第二個"之"的用法是結構助詞,可譯成"的"。
- 《莊子》二則(精選15篇)
《渾沌之死》這篇寓言故事從一個側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規(guī)律辦事,違反了事物本性,往往會好心辦成壞事,結果與愿望相悖。《呆若木雞》這則寓言故事通過訓練斗雞,比喻只有精神內斂,修煉內功,修養(yǎng)到家,方為競爭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競...
- 《<莊子>故事兩則》教案(精選3篇)
《莊子》故事兩則 江南初中應德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2.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 《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教學實錄(精選16篇)
《莊子故事兩則》課堂實錄執(zhí)教者:毓君班級:鹽外初三(5)班記錄:鐵皮鼓導入:略學生讀。毓君: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學生一讀)學生二:她讀錯了兩個字:夫嚇毓君:是嚇還是嚇?這個字的意味比較豐富,如果讀作嚇,意思就比較單一...
- 第二十課、《莊子》故事兩則(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欣賞《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志趣。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教學難點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 《莊子》故事兩則(精選16篇)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 yuan 雛,子知之乎?夫yuan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 《莊子》二則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了解《莊子》及莊子的生平、思想。2.積累文言詞語,準確翻譯課文。3.理解文意,理清思路。重難點1.理解文意,理清思路。2.把握寓言中的形象,理解寓意。教學過程第1課時《北冥有魚》一、新課導入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導入。...
- 義教語文九下教學用書: 《莊子》故事兩則(精選16篇)
課文研討一、整體把握惠子相梁這則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于功名富貴者的嘴臉,表現(xiàn)了莊子對功名利祿的態(tài)度。這則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故事發(fā)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
- 《〈莊子〉故事兩則》教案設計(精選6篇)
《莊子》故事兩則 教案裴娟 南京市寧海中學分校一、教學目標:1、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3、欣賞《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
- 《莊子》故事兩則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歸納相關的文言現(xiàn)象。3、領略兩則故事中的旨趣。4、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自學能力。5、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了解,提高閱讀品位。...
- 《〈莊子〉故事兩則》教學設計(精選7篇)
【知識目標】1、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莊子與惠子不同的志趣。3、掌握“是““國”“相”等文言詞義。【教學重點】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體會莊子的志趣。...
- 《莊子》故事兩則教案(通用14篇)
導入:略 學生讀。 老師: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學生一讀) 學生二:她讀錯了兩個字:夫嚇 老師:是嚇還是嚇?這個字的意味比較豐富,如果讀作嚇,意思就比較單一了。但是最后一個字我聽得比較清楚,邪,應該讀幾聲。相當于耶。...
- 《莊子故事兩則》教學設計(精選4篇)
20 《莊子》故事兩則從容說課這兩則故事均選自《莊子·秋水》,講的都是莊子與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現(xiàn)了莊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節(jié)發(fā)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對比鮮明,比喻巧妙貼切。...
- 《莊子》二則(精選15篇)
教學目的:1、領會作者對莊子精神世界的解讀;2、把握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3、品位文章的語言美教學設計: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加以課外延伸。...
- 《〈莊子〉故事兩則》教案(精選7篇)
導入:略 學生讀。 老師: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學生一讀) 學生二:她讀錯了兩個字:夫嚇 老師:是嚇還是嚇?這個字的意味比較豐富,如果讀作嚇,意思就比較單一了。但是最后一個字我聽得比較清楚,邪,應該讀幾聲。相當于耶。...
- 第二十課、《莊子》故事兩則(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欣賞《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志趣。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教學難點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