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 《“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等
教學目標
(1)明晰議論文的立論和駁論這兩種論證方式。
(2)學習論證過程中的引用資料和比較評析的寫作方法。
(3)領會文章中運用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論述語言的寫作手法。
教學建議
《“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的議論脈絡
第一段,引出病例,造成種種猜測,說明這個成語用得令人費解。
第二、三段,過渡句后再引用標題下的電文,引出“圓滿結束”。然后查權威工具書,比較辨析,進行論證。得出兩詞不是一回事的結論,證明新聞標題的錯誤。
第四、五段,設問過渡,引出推論,提示濫用成語、典故現象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第六段,結束語。提倡和呼吁。
《“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思路
舉出病例原句→引用資料→比較辨析→作出推論→挖掘根源→提出治“病”的主張
全文引用恰當,論證有力,條理清晰,結構嚴謹,說服力強。語言準確、周密,生動形象,風趣幽默,通俗明快。
對課文寫法的簡要分析
《短文兩篇》都是評論報紙用詞不當的。它不僅評析了語言運用的實際問題,實質上也提出了很重要的文風問題。兩篇的寫法大致相同:先是直截了當地舉出了語病實例,接著,細致地分析這一語言事實,引用了有關資料來證明并找出原因,作出推論,最后得出解決問題的主張。語言生動活潑,多用口語,讀來覺得有味。
風趣的語言
短小的議論文,不是非得板起面孔來教訓人,同樣也是可以寫得生動、活潑。作者在《論“基本屬實”》的結尾寫了一句頗含幽默的語句。在《“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中對有些人好用成語,又用錯的地方提出批評,說“干嘛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兒呢?”也很富幽默感。
歸謬法
運用歸謬法應該注意如下事宜:
首先,抓住對方的謬誤所在。對方的謬誤往往隱藏在整個議論之中,因此,要敏銳地抓準謬誤點,而后假設對方是正確的并加以引申,使之走向極端,這是歸繆法的關鍵。
其次,推論要合乎邏輯,必須嚴密,以使引申出來的結果與原錯誤觀點之間有很強的邏輯關系,而且越荒謬,人們越能看清楚其本質;否則,“歸謬”就變成真的謬誤了。
第三,歸謬法的最終目的是使對方的錯誤論點不攻自破,因此,所“歸”之“謬”必須顯著“荒謬”。
最后,要掌握分寸。由于“歸謬法”具有強烈的揶揄諷刺色彩,因此,運用時必須注意區分對象,酌情處理,講究策略。
細致入微的分析
課文在事理分析上細致入微,看似淡淡一個詞語的用法,其實論得都是如何純潔語言的大問題。題目小,開掘深,剖析事理絲絲入扣。如《論“基本屬實”》一文,從報紙上的典型事例入手,提出種種疑問,然后分析“基本屬實”說法之所以錯誤,指出使用者的心理。再用正例和錯例互為印證,說明這個詞的用法。這樣細致入微的分析,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個糾正,對其他讀者來說起防止誤用的作用。
引用資料和對比辨析
有時,為了說理的需要,也可以引用資料,雖然不充當論據來使用,但是作為用于論述的材料,可使論點、論證過程充實。從某種角度看,引用資料如同背景介紹,目的是為了突出所要論述的問題。如《“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中引《辭源》上的解釋即是一例。在論證過程中,為了能夠辨析優劣、正誤,采用對比辨析的方法也能取得較好的表述上的效果。如《論“基本屬實”》中對“基本”一詞的用法舉例,先說正確的,再說錯誤的,然后推導到荒謬的說法,從對比中來確立正確的使用方法。《“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中把“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作比較辨析,指出報上那個用例的錯誤。引用資料和對比辨析都是論證的一種方法,理解并學會使用是應當的,但一定要根據內容的需要,這也是值得重視的。
第 1 2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