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求知》突破難點能力訓練
突破難點能力訓練 閱讀議論文,完成1-5小題。在討論干部實現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問題時,不少同志聯系到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南郭毫無真本事,連竽也不會吹,卻偏要當宮廷樂師,夠得上是“不稱職干部”的典型了。這樣的人在“大幫轟”的年代(如愛聽合奏的齊宣王時代),也許能混日子,遇上了講責任制的年月(如要聽獨奏的齊泯王時代),他可就原形畢露,無處藏身了。人們有批評南郭的,也有指責“大幫轟”的,當然都各有道理。然而,更重要的是:南郭的出路何在?有個電視劇《南郭后傳》,回答了這個問題。南郭逃出宮門后,回到家鄉,狼狽不堪,連小孩子都嘲笑他。后來,他幡然醒悟,決心痛改前非。他再次投到百里老師門下,重新學藝,從頭學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苦練,他終于學到了吹竽的真本領,最后重返宮廷當樂師去了。故事雖簡單,卻抓住了要害,更能引起我們對現實的思考。南郭的主要問題就是無知,是缺乏專業知識,那么,解決問題就得有的放矢,從學習入手,變無知為有知,變知之不多為知之甚多。這里,學習是關鍵。知識是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掌握知識也沒有什么捷徑,只能*一點一滴地學習、積累。知識這東西,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掌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至于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學習,《南郭后傳》也有兩點值得借鑒,一是虛心求教,二是持之以恒。要下定決心認真學習,徹底改變自己缺乏知識、缺乏專業技能的現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郭的痛下決心,是在上下夾攻、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逼”出來的。而生活中的南郭,有的還沒有這種切膚之痛,甚至還不肯放棄繼續混下去的幻想。殊不知,干部要知識化、專業化不僅勢在必行,而且正在實行。這是不容忽視的嚴肅課題。還有一些人則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電視劇中的南郭是因為淺嘗輒止、驕傲自滿,而生活中的南郭沒有學好本領,除了主觀因素,或許還有若干客現因素。但如果一味地抱怨,那只能使自己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干部要做到有知識,有專長,比起南郭掌握吹竽本領來,任務當然要艱巨得多:南郭遇到的是嘲諷和冷落,而我們的干部更多的是得到關懷和幫助。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把提高干部素質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為干部水平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們相信,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的廣大干部一定不會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1.本文的論題是什么?(南郭,在現實中指的是什么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中哪些詞語體現了第三段劃線部分的意思?請依次指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段中“上下夾攻”的“上”和“下”分別指什么?(限15字以內)答:“上”指:________(答案在1、2段中);“下”指:________(答案在1、2段中)。4.第四段中“徹底改變……現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原因必在本段中,關鍵句子要找準!)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出本文的論點。(注意“概括”一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年北京市豐臺區中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