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隨堂練習
巡 警 老總們,我這兒正查戶口呢,這兒還沒開張!
大 兵 *!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總們點茶錢,請他們到別處喝去吧!
王利發 老總們,實在對不起,還沒開張,要不然,諸位住在這兒,一定歡迎!(遞鈔票給巡警)
巡 警 (轉遞給兵們)得啦,老總們多原諒,他實在沒法招待諸位!
大 兵 *!誰要鈔票?要現大洋!
王利發 老總們,讓我哪兒找現洋去呢?
大 兵 *!揍他個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點!
王利發 (掏)老總們,我要是還有一塊,請把房子燒了!(遞鈔票)
大 兵 *!(接錢下,順手拿走兩塊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給你擋住了一場大禍!他們不走呀,你就全完,連一個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發 我永遠忘不了您這點好處!
巡 警 可是為這點功勞,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嗎?
王利發 對!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個銅子兒也沒有啦!(掀起褂子,讓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過你!明天見,明天還不定是風是雨呢!(下)
王利發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腳)他*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的什么呢?
11.分別從難民、巡警、大兵三個方面概括故事內容并指出社會狀況。
12.簡要分析巡警這個人物形象。
13.對下面兩句舞臺說明,結合人物形象進行解釋。
a.大 兵 *!(接錢下,順手拿走兩塊新桌布)
b.王利發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腳)
14.下列對文段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劇本通過難民、穿著破軍裝的大兵,反映當時人們生活在兵荒馬亂的年代。
b.劇本運用對比的手法,如巡警與大兵的對比、難民與王利發的對比,反映貧富不均的社會現實。
c.巡警為王利發打發走了難民和大兵,說明巡警對當地的社會治安有著重要作用。
d.王利發“不打發”難民,卻把鈔票遞給巡警、大兵,說明他有欺軟怕硬之嫌,也是在動蕩社會中無可奈何的舉動,作者用批評的筆調表現了他。
e.大兵的行討和強要,既揭示他們蠻橫無理的本性,同時又揭露戰亂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災難。
(二)
宋恩子 后面住著的都是什么人?王利發 多半是大學生,還有幾位熟人。我有登記簿子,隨時報告給“巡警閣下”。我拿來,二位看看?吳祥子 我們不看簿子,看人!王利發 您甭看,準保都是*得住的人!宋恩子 你為什么愛租學生們呢?學生不是什么老實家伙呀!王利發 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職,作買賣的今天開市,明天關門,都不可*!只有學生有錢,能夠按月交房租,沒錢的就上不了大學啊!您看,是這么一筆賬不是?宋恩子 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對!現在,連我們也欠餉啊!吳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點津貼!宋恩子 就仗著有錯拿,沒錯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貼!走吧,到后邊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