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測試練習
③如果換做你是他,你會不會像他那么笨?你一定不會,對不對?但是讓我問你,如果你很喜歡詩詞,那么背幾首給我聽吧!你很愛古文,那么背一篇《岳陽樓記》或《桃花源記》吧!你背得出來嗎?我再問你,如果你已經學了好幾年鋼琴,也自以為彈得不錯,有一天家里來了許多朋友,要你表演幾首,你是不是能夠立刻開一場小型演奏會呢?抑或,你會尷尬地說“對不起,沒有準備”。 ④說到音樂,你知道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柏恩斯坦是怎么一夕成名的嗎?那是1943 年,在他擔任樂團副指揮的時候,有一天演出之前,正指揮生病了,臨時由他代為上場。25歲的他,一上臺就盡情地發(fā)揮,整場演奏結束,臺下的觀眾起立、鼓掌、尖叫。柏恩斯坦就這樣“一鳴驚人”、“一炮而紅”。他用那一個晚上的“機遇”,開創(chuàng)了后面的50年的“柏恩斯坦時代”。當人們羨慕他的“機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怎么臨時接到命令,立刻能從容應付,而且表現得無懈可擊呢?他怎么對當天演出的曲子那么了解、那么熟練呢?他怎么好像隨時準備好,仿佛一個出勤的警員,槍里總裝著子彈,隨時準備擊發(fā)呢?
⑤再說一個你最熟知的故事吧!
⑥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孔明如果沒有兩下子,劉備會請他嗎?如果今天換做你,也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平日對天下大事毫不關心、毫不思索,有一天劉備造訪,你能提得出那許多“經國之宏論”嗎?孔明是不是在隱居的時候,也時時用功、處處用心,所以能一鳴驚人呢? 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一夕成名、一鳴驚人,可是有凡人知道“一鳴驚人”絕不是臨時抱佛腳,能“一鳴驚人”的,必定在他“不鳴則已”的時候,不斷養(yǎng)精蓄銳;能“動如脫兔”的,必定在他“靜如處子”的時候細細觀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著千百個夜晚,暗暗地演練。
⑧請問,你有沒有隨時準備好你自己?抑或你是只有到考試時才努力學習,只有到演奏時才練熟曲子,只有到遇見盜匪才裝填子彈。你會不會像那位警官,該開槍的時候開不了槍,第一次應戰(zhàn)就死了?
20.閱讀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21.本文語言頗有特色,請寫出你最欣賞的一點。(3分
22.“老警官”“槍里居然忘了裝子彈”一句中“居然”用得好,請你說說為什么?(3分)
23.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請從作者行文立意或文章內容的角度,提出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并將你的答案告訴大家。(不能重復上面問題,4分)
問題:
答案:
四 作文 40分
親愛的同學,當你還在牙牙學語時,你的小腦瓜里已裝滿了小問號,它們會一個個冒出來:天為什么這么藍?草為什么這么綠?冬天里小狗沒有衣服會冷嗎?……你也就在這一個個的問號中漸漸地長大。 問號里有困惑,也有發(fā)現;問號里有淚水,也有笑聲。 問號把人類從荒蠻帶向文明,問號把人類從陸地帶向藍天,帶進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