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測試練習
請以“? ”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寫完整。如“?,我成長的伙伴”、 “?,讓我有了一個新發(fā)現(xiàn)”、 “?的啟示”等等; ②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字數(shù)不少于500個
四單元參考答案
一、(一)默寫 1略2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任意一句都可,或是其他適合的答案也可)。3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4直掛云帆濟滄海 醉里挑燈看劍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鐵馬冰河入夢來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5省略6省略
2 答案 (1)歷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蠻、兇殘,肆意掠奪,破壞人類文明。(2)電視連續(xù)劇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視作“壯士”、英雄。如從其他角度有獨特發(fā)現(xiàn),也符合要求。
3 略 4 90 個球迷 假設共有x人參加。由于每人都和所有人碰了一次杯,但沒和自己碰杯,所以他碰杯的次數(shù)是x-1 次。這個結果對所有人都一樣,總共碰杯的次數(shù)就是x個x-1 ,即x(x-1)次,考慮到a和b碰杯與b和a碰杯實際上是一回事,所以次數(shù)應為x(x-1)÷2次,解方程x(x-1)/2=4005,就可得x=90 (人)了。
5 詩歌賞析秋思 (l) 答:秋風本無形,但它可使本葉黃落,百花凋零,給自然界帶來秋光秋色,因而雖無形可見,卻又處處可見。用“見”就將秋風與秋風所帶來的肅殺的秋景聯(lián)系起來,給讀者以暗示和聯(lián)想。 (2)王安石評價張籍的詩時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本詩有一處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正體現(xiàn)了王安石的這一評價。請你找出來,并結合全詩作簡要的分析。
答: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這一細節(jié),既照應了前面的“意萬重”和,又緊承“復恐匆匆說不盡”,刻畫出心有千言萬語惟恐言之不盡的復雜微妙的心理,讓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寫中深味到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思。6 (只要言之有理即)開卷未必有益 (1)社會上各類書刊魚龍混雜,青少年對好書壞書缺乏必要的鑒別能力。 (2)社會上因讀黃色書刊而犯罪的事例也不少。 是的,從某種角度上說,你們講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它的另一面,即消極的一面,我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
二、古文閱讀答案 4、①限制,②鞏固,③威懾。 5、略。 6、①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球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 ②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7、①從四面包圍一座小城卻不能得勝。②城池堅固,兵精糧足,卻棄城逃跑。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