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教案及練習
第4則,用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自己身處密室的抑郁和害怕的心理。
第5則,表達了自己渴望談話、自由、朋友、獨處的追求;表達了“春天已經在我內心里”的美好向往。
第6則,抒發了“愛人”,“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樂”的美好情感。
第7則,受荷蘭總理波克斯坦廣播演說的影響,希望能在戰后出版自己的密室日記,告訴世人“猶太人藏起來怎么過日子”。
第8則,表達了自己想當一名記者或作家的志向,決定用日記寫下自己所有的“思想、理想和狂想”。
第9則,下定決心“要過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樣的人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擁有“幸福、愉快的性情,以及力量”,表現了“從來不絕望”的樂觀心態。
第10則,記錄了自己在密室中“只能隔著灰塵積得厚厚的窗戶上這些黯沉沉的窗簾觀看大自然”的生活,表達了對自由、對大自然的渴望之情。
第11則,記錄了自己對生活和理想的思考:人的性格是自己塑造的;世界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我必須執著我的思想。
三、寫作方法
1.運用內心獨白的方式抒發真情實感,是本文最突出的特點。
課文所選的11則日記,除第1則是有關日記的說明,其余10則,或記敘事實,或抒發感想,除了描寫苦難的生活,記錄所見到的戰爭以外,更多的是發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作者雖然是一個少女,但思維敏捷,感情細膩,她將日記視為自己的朋友,“為了提升這位朋友在心目中的形象”,她說:“我不想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隨手記下一些事實,我要這日記當我的朋友,我還要為這位朋友取個名字,叫吉蒂。”于是,她每天都要和這位親密的朋友“約會”,向她傾訴自己那些“不吐不快”的“一大堆心事”。日記中沒有曲折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藻,流淌的是對生命的渴望,對自由的憧憬,對人性的呼喚;是感人肺腑的真情實感;這正是她的口記能夠“深深地揪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的重要原因。
2.樸實流暢且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風格。
安妮熱愛文學,一直夢想做一個記者或作家,這與她所具備的良好的語言素質是分不開的。她的語言樸實流暢,但也流露出幽默和智慧,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獨特的經歷和情感:例如,“整個屋子籠罩在一片死寂、壓迫的寂靜里,這寂靜附在我身上,仿佛要把我往下拖,拖到陰間的最下層;我從一個房間徘徊到另一個房間,在樓梯里上亡下下,像一只本來會唱歌的鳥被剪去翅膀,不斷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籠子的鐵條”一段話,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密室生活的窒息、呆滯和沉重,表達了“我”的痛苦心情:又如,“春天已經在我內心里。我感覺到春天在蘇醒,我在我整個身體和靈魂里感覺到它”,“在我心目中.我們8個人好像是一塊藍天,四面八方被逐漸逼近的烏云包圍著。我們站著的這塊圓圓的地方還是安全的,但烏云正在圍過來,我們和那一直逼過來的危險之間的圓圈愈收愈緊。……我們被大片烏云阻絕了,不能上,也不能下。大片烏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墻一樣擋在我們面前,想壓碎我們,只是還壓不過來。我只能哭喊著哀求:‘哦,圈子,圈子,打開來讓我們出去吧!’”等語句,形象而富有表現力,生動地反映了“我”對生命的感悟與思考。
四、問題探究
1.《安妮日記》的出版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