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巴黎》教案1
本段主要講:一個成功者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給予的幫助和鼓勵。
報考的那天,巴黎音樂院的門警不放我進門,因為我的衣著不像樣(袖子長了幾寸的西服),又是中國人。(其貌不揚讓人鄙視。)我對門警說,我是來報考高級作曲班的,他不相信,因為中國人考初級班的都很少,而且多是衣冠楚楚的人。高級班過去只有馬思聰兄入過提琴班。為難之際,恰巧普羅•刁客先生從外面來,他攀著我的肩一同進去了。
本段主要講:報考時門警不放“我”進門,恰巧又遇到普羅·刁客先生,為“我”解決了困難。
我萬幸考入了高級作曲班,考了個榮譽獎。他們發物質獎品時,讓我選擇,我說要飯票,他們就送了我一束飯票。(這一束飯票能解決生活中的困苦。)入學后,我專心學作曲。兼學指揮,并在“國民學派”士苛藍港•多隆姆學音樂理論。在生活上也有好轉。學校準許我在校內吃飯,刁客先生更常幫助我。不過比起別人來,我還是窮得多。學習上需要還很難解決,買書就不容易,所以我幾次要求中國政府給公費。照我的成績及資格說來,是應得公費的,但政府對我的幾番請求都沒答復。學校給證明,甚至巴黎市長赫理歐也有證明文件都不行。我很失望。(盡管生活上有了保障,但是學習上的各種需要仍然存在困難。)記得有一年,有個要人到巴黎來,找我當翻譯,我順便要求他給我想法資助去德國學軍樂(那時我還未入巴黎音樂院),回來為祖國服務。他那時雖是對外宣傳中國需要抗日,卻不能答應我的請求。而我入了巴黎音樂院之后,要想指望政府給公費,就更加困難了。結果是自始至終一文公費也領不到,只靠師長和學校的幫助。
本段主要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高級作曲班,受到物質的獎勵。
1935年春,我在作曲班畢了業,刁客先生逝世,我不能再繼續留在巴黎研究了。另一方面我也想急于回國,把我的力量貢獻給國家。所以臨行時,上面說過的那位女青年作曲家勸我留在巴黎,我也不肯。(眷戀祖國,想發展祖國的音樂事業。)為了不過分打擊她的盛意,我對她說謊,說半年后就回到巴黎來。至今我許多曲稿還留在她那里,許多書籍稿件也放在別處一間小寓所里,因為沒錢交房租,不能去取回來,但愿現在還在。(為了求學一直在國外過著艱苦的生活。)
本段主要講:1935年春冼星海在作曲班畢業,打算回國。
1935年初夏,我作最后一次的歐洲旅行。幾年來,歐洲主要的大小國家的名城、首都都游過了,增長了很多知識。這最后一次到倫敦的旅行,卻很不順利。登岸時,英政府不準我入境,他們看見我的證明文件及窮酸樣子,以為我是到倫敦找事做的,不相信我是旅行者。(英國人對中國人有成見。)我被扣留了幾個鐘頭,虧得打電話到公使館才被釋放了。帝國主義對弱小民族是歧視的,英國的成見尤深。
本段主要講:1935年初夏,進行最后一次歐洲旅行時,認識到了帝國主義對弱小民族的歧視。
四:主題思想
本文記敘了冼星海在法國巴黎留學時刻苦學習的動人事跡,他以驚人的毅力勤奮學習,終于成為了人民的音樂家。
五:本文結構
生活貧困--------不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