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衛與葫蘆》課堂教學實錄
生:第5段寫“清兵衛是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學生……每天學校里放學回來,他也不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個人到街上去看葫蘆。”是動作描寫。
生:第5段“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蘆……第二天早晨起來,立刻又打開罐子看……他永遠不倦地看著,看過之后……然后上學校去!蓖ㄟ^動作描寫表現清兵衛喜歡葫蘆。
師:[點撥] 清兵衛除了上學、吃飯、睡覺,幾乎全部的心思都用在葫蘆上,真是喜歡到了極點,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作者對清兵衛的刻畫還有哪些?表現他什么特點?
生:第2段對清兵衛制作葫蘆的動作進行描寫,表明他做事很認真的特點。
(教師給予肯定,同時板書“認真”)
生:第3段寫清兵衛錯把一個老頭兒的禿腦袋當成了葫蘆這件事,通過對人物的心理、神態、動作的細節描寫表現清兵衛對葫蘆的癡迷。
(學生的回答集中在開端部分,對人物性格的分析局限在對葫蘆的喜愛、癡迷上}
師:[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課文的其它部分有怎樣的描寫?清兵衛還有哪方面的性格呢?
生:在發展部分,當爸爸、客人批評清兵衛喜歡的葫蘆不好時,清兵衛說:“這樣的好呀。”、“那種葫蘆我可不喜歡,不過大了一點就是了!边@是語言描寫,表現了清兵衛有獨特的愛好。
師:[及時肯定,點撥] 這就是說清兵衛很有個性吧![板書“個性”]
師:[參與發言] 第22、23段,當清兵衛在賣柿子的老太太那發現一個喜歡的葫蘆,“他卻喜歡得什么似的。”;“他心里發著跳!笔菍η灞l喜歡葫蘆的激動心理的描寫。
生:第29、30段寫清兵衛的葫蘆被教員沒收后“哭也沒哭一聲”;”他臉無人色地回到家里,*在火爐邊發呆!蓖ㄟ^這樣的神態、動作描寫,寫出了清兵衛的恐懼、害怕、無可奈何。
師:[點撥] 這是通過神態、動作來揣摩人物的心理,能表現清兵衛什么性格特點?
生:對葫蘆的喜愛,喜愛得很執著。
師:[板書“執著”,并提示] 清兵衛花一毛錢買的葫蘆,校役賣了五十元,而古董店的老板又以六百元賣給了富家,葫蘆的價錢變成了原來的6000倍,以后,這只葫蘆還將賣多高的價錢是不可估量的。從這么高的增值率來看,清兵衛有怎樣的能力?
生:鑒賞葫蘆的能力。
師:[板書“獨特鑒賞能力”] 這部分的敘寫就與上文客人、爸爸對清兵衛的批評形成……
生:(緊接著答)對比。
師:表現大人們什么特點?
生:不懂裝懂、虛偽。
師:他們自以為會鑒賞葫蘆,其實根本不會,真是自以為是呀!
師:[放慢教學節奏,小結] 作者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神態的描寫,還有細節的刻畫,塑造了一個有獨特的興趣愛好的清兵衛?蛇@樣一個有天分的孩子,一個有可能成為葫蘆鑒賞家的孩子,卻因為大人們的干涉阻止,和葫蘆“斷了聯系”,有了“新的寄托”。[板書“斷關系”、“新寄托”]
(學生陷入沉思)
[教學環節3:揣摩客人、教員、爸爸對清兵衛的愛好的做法與態度]
師:清兵衛的天性被扼殺了,[短暫的停頓后,引入下一步教與學]在扼殺清兵衛志趣愛好的大人中,有一位客人,作者是怎樣刻畫他的?
生:有語言描寫“真是小孩子呢”。
生:第10段“再去買幾個奇特點的來呀”。
師:[點撥] 客人認為清兵衛很幼稚,喜歡的葫蘆太普通,不夠特別,不夠大,也就是對清兵衛的愛好持什么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