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備課資料
你和我原不相識。1919年,我國掀起了五四愛國運動,反帝、反封建、反賣國賊,救亡圖存,反對簽訂凡爾賽和約,這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包括工農(nóng)商的舉國上下最廣泛的一次偉大愛國運動。就在這次運動中我們相見了,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的。在運動中,我們這批比較進步的學生,組織了“覺悟社”。這時候,我們接觸得比較多一點。但是,我們那時都要做帶頭人。我們“覺悟社”相約,在整個運動時期,不談戀愛,更談不到結婚了。那個時候,我聽說你主張獨身主義,我還有個天真的想法,覺得我們這批朋友能幫助你實現(xiàn)你的愿望。我是站在這樣一種立場上對待你的。而我那時對婚姻抱著一種悲觀厭惡的想法:在那個年代,一個婦女結了婚,一生就完了。所以在我上學的時候,路上遇到結婚的花轎,就覺得這個婦女完了,當時就沒有考慮結婚的問題。這樣,我們彼此交往,都是非常自然的,只是為著我們共同的斗爭,發(fā)揚愛國主義,追求新思潮,追求進步。就是這樣的,沒有任何個人的目的。我們建立起來的友情,是非常純正的。我不曾想到,在我們分別后,在歐亞兩個大陸上,在通信之間,我們增進了了解,增進了感情,特別是我們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三年過去,雖然你寄給我的信比過去來得勤了,信里的語意,我滿沒有在心,一直到你在來信中,明確地提出希望從友誼發(fā)展到相愛,這時我在意了。經(jīng)過考慮,于是我們就定約了。但是,我們定約后的通信,還是以革命的活動、彼此的學習、革命的道理、今后的事業(yè)為主要內(nèi)容,找不出我愛你、你愛我的字眼。你加入了黨,我加入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我們遵守黨的秘密,互相沒有通報。我們的思想受了國際、國內(nèi)新思潮的影響,我們彼此走上了共同的道路,這使我們的感情不只是個人的相愛,而是上升到為革命、為理想共同奮斗,這是我們能夠相愛的最可*的基礎;而且,我們一直堅持把革命的利益、國家的利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個人的事情、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我們在革命征途上是堅定的,不屈不撓的,不管遇到什么艱難險阻,都是勇往直前地去奮斗,不計個人的得失,不計個人的流血犧牲,不計夫婦的分離。
我們于1925年的8月結婚了。當時我們要求民主,要求革新,要求革命,對舊社會的一切封建束縛、一切舊風習,都要徹底消除。我們那時沒有可以登記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證婚人、介紹人,更沒有講排場、講闊氣,我們沒有舉行什么儀式,就很簡單地住到一起。在革命之花開放的時候,我們的愛情之花也開放了。
【第三部分:追憶與周恩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每當遙想過去,我就會浮想聯(lián)翩,好像又回到我們的青年時代,又回到我們并肩戰(zhàn)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同志,戰(zhàn)友,伴侶,聽了這些你會含笑九泉的。
【第四部分:再次表達對周恩來的一片深情。】
一個“又”字,飽含著無限深意,觸發(fā)了作者對已經(jīng)“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憶。
往事如昨,縈繞心間,揮之不去,說到動情處,又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為了便于直抒胸臆,一開始就將第三人稱“他”轉換成第二人稱“你”。
海棠花是周恩來喜愛的花,二十六年來,他在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居住,日理萬機之余,常在花下散步休息,留下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如今,海棠花依舊繁盛,果實累累,而看花的主人已經(jīng)走了,怎能不引起作者對過去日子的深情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