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教案7
3 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4段
一、叫一名同學朗讀本段。
二、詞句。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①之乎?則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③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戚”:悲哀。“汪然”:淚水盈眶的樣子。
“涕”:眼淚。“君”:敬稱。
“將”:打算。“生”:使動用法,使……活。
①“之”:代自己,我。“斯”:這。②③“之”:的。
“未若”:不如。“甚”:厲害。“向”:舊時,往昔。“為”:做,干。“病”:苦。
這幾句寫蔣氏極為悲哀地回答作者,說如果恢復他的租賦,那么這給他帶來的不幸要遠比捕蛇給他帶來的不幸大得多。
三、內容。
提問:本段主要寫什么?說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話作答)
講解:本段主要寫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非死則徙”的悲慘遭遇;說明苛賦之害比毒蛇之害更為厲害,更加可怕。
第5段
一、全班同學齊讀。
二、詞句。
三、內容。
提問:結尾這段寫什么?
講解:結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憤慨地譴責其害遠遠超過毒蛇劇毒,比毒蛇之害慘酷得多的重賦苛政,同時言明寫此說的目的。
四、寫作特點
提問:本文為了表情明意,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講解:本文寫作上有兩個突出特點:①襯托。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對比。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
五、實詞總結(文中只作一種解釋者不列)
為 ①作,制成。“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②做,干。“今吾嗣為之十二年”。③為了。“故為之說”。
已 ①離去,意為醫治。“可以已大風”。②已經。“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賦 ①征收。“歲賦其二”。②租賦。“孰知賦斂之毒……”
癘 ①惡瘡。“可以已……瘺、癘’。②疫病,疫氣。“呼噓毒癘”。
入 ①繳納。“當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廬之入”。
歲 ①每年。“歲賦其二”。②年。“積于今六十歲矣”。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厲害。“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③超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噓毒癘”。③害。“孰知賦斂之毒……”
生 ①活,存活。“君將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鄉鄰之生日蹙”。
食 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飼。“謹食之”。
觀 ①看。“今以蔣氏觀之”。②考察。“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六、虛詞總結
之 ①的。“永州之野多異蛇”。②取消句子獨立性。“悍吏之來吾鄉”。③代詞。“問之,則曰”(代人,他)“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為之十二年”(代事)“以嚙人,無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