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精選1
①雖欲言,無可進者 ②此所謂戰勝于朝庭
a.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什么可說的 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庭上就戰勝了對方
b.雖然有人想進言,也不敢去說 這就是所說的實戰勝過在朝庭上爭論
c.雖然有人想進言,也不敢去說 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庭上就戰勝了對方
d.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什么可說的 這就是所說的實戰勝過在朝庭上爭論
二、課內語段閱讀題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1.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以勇氣聞于諸侯 b.秦以城求壁而趙不許,曲在趙
c.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 d.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2.解釋文中兩個“于”的含義: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②皆以美于徐公( )
3.以下三句是從原文橫線處選出來的,它們合理的排列順序是( )
①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②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③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4.“王之蔽甚矣”的正確意思是( )
a.大王的毛病實在太多了。 b.大王受蒙蔽太厲害了。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d.大王您隱蔽得太深了。
三、課外語段閱讀測試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楚有養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①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帝,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菓,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寤(同\'悟\')。其夕,相與俟狙公之寢,破柵毀柙(xiá,獸檻,獸籠),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②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注:①狙公:狙jū,獼猴;狙公,養猴的人。 ②無道揆:這里是不講道術,不講法度。
(1)下面四句中\'其\'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 )
a、取其積 b、其如狙公乎 c、惟其昏而未覺也 d、其術窮矣
(2)對下面劃線的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 ②或不給 ③一旦有開之
a、①部分分派 ②或許 ③啟發
b、①整體里的一些個體 ②或許 ③分開
c、①整體里的局部 ②有的 ③開除
d、①部署分派 ②有的 ③啟發
(3)\'賦什一以自奉\'的意思是( )
a、(猴)把(養猴人)交來的賦稅的一部分留給自己享用。
b、(養猴人)把(猴)交來的各種果實的十分之一供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