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練習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鄒忌(z#u)納諫(ji4n)朝(zh1o)服衣冠(gu4n)b.窺鏡(ku9)旦日(d4n)形貌昳麗(y@)c.期年(q9)入朝(ch2o)暮寢(q!n)d.謗譏(b4ng)間進(ji1n)王之蔽(b@)2.下列加粗詞釋義有錯誤的一組是:[ ]a.鄒忌諷齊王(婉言進諫)形貌昳麗(光艷美麗)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這里指身高)齊王納諫(直言勸告)b.朝服衣冠(穿戴)孰視之(通熟,仔細)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愛)c.客之美我者(美麗)謗譏(誹謗)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期年(周)d.王之蔽(受蒙蔽)皆朝于齊(朝見)莫不私王(沒有誰)間進(間或)3.下列加粗詞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1)( )和( )a.朝服衣冠b.于是入朝見威王c.皆朝于齊d.朝濟而夕設版焉(2)( )和( )a.我與城北徐公孰美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d.是可忍,孰不可忍(3)( )和( )a.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b.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c.旦日,客從外來d.通宵達旦(4)( )和( )a.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b.臣誠知不如徐公美c.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d.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5)( )和( )a.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b.中間力拉崩倒之聲c.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d.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4.判斷題。(1)先秦歷史散文體例多樣,有編年體的,如《左傳》,有國別體的,如《戰國策》。( )(2)《戰國策》是由西漢學者劉向編寫而成的,分十二國策,共33篇。( )(3)《戰國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4)《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從自己生活中的小事談起,采用設喻諷諫的方式,使齊威王廣開言路,納諫除弊,增強國力。( )5.按要求用原文回答問題。(1)鄒忌與徐公比美的基礎條件是什么?(2)鄒忌與妻、妾、客人之間的三問三答是什么?(3)明日,徐公來,鄒忌通過比較,得出一個什么結論?(4)鄒忌入朝見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論據,用類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個什么結論?閱讀下面兩段內容,完成練習。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6.解釋下列加粗詞。(1)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2)能謗譏于市朝( )(3)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7.“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說明了什么問題?8.“此所謂戰勝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戰勝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9.翻譯下面的句子。(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參考答案 1.b(a.冠gu1n c.期j9 d.間ji1n)2.c.美,認為……美 謗,指責過錯3.(1)ad(2)ac(3)ad(4)bc(5)bd4.(1)√(2)√(3)×(4)√5.(1)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2)(忌)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4)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6.(1)當面指責(2)指責過失(3)門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樣,形容進諫的人多。7.說明在此之前,齊國的朝政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8.“此”指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這種情況。“戰勝于朝廷”是指內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別的國家畏服。9.(1)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錯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獎賞。(2)滿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