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這首詞所表達作者抗敵報國、建功立名、壯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培養學生領悟宋詞優美的語言及深邃的意境。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首著名的宋詞,作者系豪放派詞人,詞的意境廣闊、深遠,要求學生想像詞中那戰火紛飛的場面,從而進一步了解詞的主旨。
二、本詞用字簡煉,短短的62個字,給我們勾畫了一場塞外戰爭圖,故本詞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釋,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詞意。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注重想像能力的訓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古代戰爭場面,用講述歷史故事的方式導入新課。然后再展示“醉里挑燈看劍”圖,請一學生描述畫面內容。畫里的這位老者他在沉思什么?他在追憶什么?今天我們師生就通過共同學習這首《破陣子》,來了解和認識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
二、介紹小序、作者及時代背景。(請學生介紹,了解預習情況)
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贈給他的好友陳亮的,二人均為南宋著名詞人,又都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這共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辛棄疾作這首詞時,已辭官在江西上饒農村閑居,但心中時時不忘殺敵立功,統一祖國。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體會語氣,并在書上劃出斷句位置。
2、學生讀。(小組讀、個人讀,要讀出豪情壯志。有點評)
四、分析(小組討論,合作完成)
(一)上闋:
1、一、二句寫了“我”的哪些活動?夢見了什么?(請同學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明確:第一句連用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征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醉”和“夢”表現出戰斗的場景是回憶出來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
明確:對偶。突出表現了雄壯的軍營,表現了將軍及戰士們高昂的戰斗情緒。
3、“沙場秋點兵”中哪個字用得好?(分組討論,根據詞意,想像出此時的場面)
明確:“秋”,寫出了肅殺的氣氛和作戰時的季節。
(二)下闋:
1、哪些句子寫戰爭的畫面?哪些句子寫了作者統一祖國的愿望?
2、作者為什么會發出“可憐白發生”的慨嘆?
明確:作者一生抗金收復失地,連夢中也不忘抗金的戰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無能,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當看到兩鬢新生的白發,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壯志,“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在沉醉后馳騁沙場,心中不由涌起壯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維練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1、假如你是詞中的將軍,請你把馳騁沙場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描繪出來。 (小組討論后描述)
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陳亮,該怎樣勸慰一下“可憐白發生”的辛棄疾? (小組討論后表演)
六、課后作業:
把《破陣子》改寫成一篇抒情散文。
教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