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一個沒有遠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標的人,就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永遠沒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寫總結的幾個問題(張志公)
總結沒有一套現成的寫法,因此,只好提出寫總結的幾個問題來研究一下。
1.寫總結是不是有些基本條件。
什么是總結,很難下個定義。從一般的總結來看,大致可以這樣說:做了一項工作,或者是做了一個時期的工作,做過以后,回顧一下工作的情況,包括工作的目的、任務、經過、方式、方法等,做一些系統的整理,進而做一些比較全面的分析,從中得出工作的主要成績、經驗、缺點和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對做過的工作作出一個正確的估價,把成績和收獲鞏固下來,把經驗明確起來,以便推進和提高今后的工作。
一篇好的總結,要具備一些什么條件呢?
(一)要有充實的、正確的內容。所謂充實的、正確的內容,就是有材料,有觀點,有分析,有概括,能說明問題,能解決問題。材料要豐富,要真實,要典型,要有選擇;觀點要鮮明,要正確。材料和觀點是統一的。材料要說明觀點,觀點要統帥材料。比方舉辦像我們這樣的“語文學習講座”,有沒有必要辦呢?從我了解的一般反映來看,大家都認為有必要。“有必要”就是觀點,這個觀點要肯定,要鮮明。但僅僅反反復復強調觀點是不行的,還必須要有材料來說明觀點。貴陽市干部文化學校在總結舉辦“語文學習講座”的必要性時,就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材料。即“講座”有助于端正學員的認識,樹立認真學習語文的態度;輔導學員精讀了十來篇典范的文章,使學員初步掌握了一些閱讀文章的方法;幫助學員掌握了一些語文基礎知識;幫助學員進行了一些語文基本訓練;有些參加“講座”學習的小學教師把專家們的講課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提高了教學質量等。有了這些材料,就有力地說明了觀點的正確。這樣,觀點和材料就緊緊地扣在一起。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材料跟觀點統一的關系。
(二)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既要合于總結的一般要求,又要從實際出發,不流于形式。為什么說要全面呢?因為既總結,就得全面。總結里不能只寫過程,記流水賬,要有分析和概括;也不能只有抽象的分析和概括,要有具體的過程和情況,要不總結就顯得空泛。另一方面,總結里不能只談成績和經驗,不談缺點和問題;也不能只談缺點和問題,而不談成績和經驗。只有把過程、情況、成績、經驗、缺點和問題都談到,這才全面。凡是總結,總有一般要求。一般的寫法,首先是基本情況,工作過程,然后提出收獲和成績,進而分析其原因,從分析中得出經驗;再指出缺點和問題,也要分析其原因,得出教訓;最后明確今后怎么做,提出方向、原則、計劃、打算等。但是,我們所總結的工作,總有種種不同的具體情況。比方說,有的工作比較復雜,有的工作比較單純,有的工作是短期的,有的工作是經常性的。寫總結的目的也有種種不同,比方說,有的總結是向上級匯報;有的總結是除匯報外,還有所請示;有的是本單位總結一項工作或一個時期的工作,向下級說明,明確成績和經驗,以便增強信心,鼓舞干勁,同時并指出今后努力方向;有的是做了一項工作,有比較顯著的收獲和成績,把經驗總結出來,介紹給有關方面參考、討論或研究。再從介紹經驗來說,是介紹全面的經驗,還是某一點的經驗,其目的也是不同的。由于有這些不同,所以寫總結要有重點,要從實際出發,不可能任何總結都是一樣的。我們寫總結要考慮對象和目的,因為它關系到總結的詳略,關系到總結的組織安排。比如,我們做了一項工作,解決了原來存在的問題,要把怎樣解決的經驗向上級匯報一下,如果對象目的是這樣的話,就宜于先擺問題,而不是先擺情況和收獲,然后說明做法,解決問題的程度,最后分析經驗和教訓。如果是新試驗一項工作,總結試驗的成效,那就要求另一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