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1
2.小說的布局結構很精巧。
小說用第一人稱、以小伙計的所見所聞為中心進行結構布局,在以小伙計的視角和口吻回憶敘寫20年前的往事之中,融人成年人(作者)的解釋與判斷,使作品既真實感人又深刻豐富。
小說開頭先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魯鎮的咸亨酒店,介紹酒店的格局,賦予人物活動以特定的空間,然后轉入對酒店里各種人物及其相互關系的描述,接著自然地引出主人公孔乙己。主人公出場前描述的他生活的社會環境,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鎮的世俗畫。孔乙己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溫飽、沒有人同情與憐憫,最后悲慘的死去。小說在笑聲中引出孔乙己,最后他又在笑聲中走向死亡。“笑聲”貫穿全篇。這陣陣哄笑聲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它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冷酷,同時,也批判了群眾的麻木、昏沉。
小說的結尾,寫得悲涼,留給人們深思。
3.作品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鮮明的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1)通過“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簡練的揭示出人物的特殊身份和社會經濟地位,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2)通過肖像描寫揭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身材很高大的孔乙己,“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活畫出一個窮困潦倒、時常遭受欺凌的老年書生的
形象。
(3)通過服飾描寫揭示主人公的性格特點:“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說明孔乙己是一個不肯脫下長衫、唯恐失去讀書人身份的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他又窮又懶,又很愛面子。通過這件破臟的長衫,就把孔乙己的社會經濟地位、生活狀況、思想性格十分深刻的揭示了出來。
(4)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表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他性格的迂腐可笑。別人責問、奚落他時,也常用四書、五經中的話來替自己辯解,連對孩子也說“多乎哉?不多也。”這類話。他把偷書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生動的表現了人物的個性。
(5)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揭示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像孔乙己在酒店受顧客取笑戲弄時神態、動作的變化,表現了他讀書、應考、追求功名的思想;寫教“我”識字和給孩子吃茵香豆時的動作、神態,刻畫了他善良的品性。
最后,寫孔乙己被打斷了腿,“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令人慘不忍睹。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不僅毒害了他的靈魂,而且摧殘了他的肉體。然而,他仍麻木不仁,至死也未醒悟。這是他最可悲的性格。
列表:孔乙己前面幾次和打斷腿后
比較:最后一次出場在肖像、語言、神態、動作方面的變化
4.作品語言精練、深刻、生動傳神。
(1)“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里”,這文中的一個“踱”字,活現出闊綽的長衫主顧的身份地位和養尊處優、悠閑自得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