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鑒賞練習《我用殘損的手掌》
3.(1)對比。今昔對比,控訴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惡。(2)擬人。詩人移情于景,抒發了詩人因為大好山河、美麗景色橫遭欺凌的悲苦心情。(3)比喻。用“太陽”和“春”比喻解放區,形象地表明解放區將給中國的大地帶來光明和希望。
新詩鑒賞練習《我用殘損的手掌》
金立群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把一批現代派詩人打出了象牙塔。他們再也沒有閑情“站在橋上看風景”,“裝飾了別人的夢”,F代派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這樣,是一批精神貴族關起門來的自我欣賞。...
王文彬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嫩柳林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行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目標]1.提高學生詩歌朗讀技巧和詩歌欣賞水平。2.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欣賞凝練的詩歌語言。[資料下載]1.作者介紹戴望舒(1905、3、5-1950、2、28) 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
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
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一)整體感知 這首詩寫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2年,詩人戴望舒因為在報紙上編發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寫出了《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
1、作者簡介:戴望舒:30年代“現代派”的代表詩人。原名夢鷗,浙江杭縣人。早期詩多抒寫個人哀愁、情調比較低沉?谷諔馉庨_始后,詩風發生很大變化,在《獄中題壁》、《偶成》等詩,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積極呼喚光明的到來。...
1.下列詞匯中,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用來顯示敵占區淪亡景象的有()a.“灰燼”b.“奇異的芬芳”c.“那么細,那么軟”d.“血和灰.陰暗”e.“沒有漁船”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這篇通訊是《光明日報》記者邵云環同志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作。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3.感情背誦本詩。能力目標1.品味詩歌語言,深層體會變幻多姿的抒情風格。2.理解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作。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3.感情背誦本詩。能力目標1.品味詩歌語言,深層體會變幻多姿的抒情風格。2.理解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目標]1.提高學生詩歌朗讀技巧和詩歌欣賞水平。2.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欣賞凝練的詩歌語言。[資料下載]1.作者介紹戴望舒(1905、3、5-1950、2、28) 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
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一)整體感知這首詩寫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2年,詩人戴望舒因為在報紙上編發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寫出了《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
請你思考 1、國土在日寇的鐵蹄下呻吟,詩人因宣傳抗日而被捕,飽愛折磨,這時關在日軍的牢獄之中,你能體味到詩人創作斗爭,此時的思想情感嗎?2、本詩詩人運用不同寓意的意象來傳達內心中的愛與恨,憐與悲,愁苦與希望,你以哪些不同的意...
【教學目標】1、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2、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蘊含的情感。3、通過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的主題。4、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目標】1.理清詩歌思路,理解詩歌形象的內涵。2.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品味語言。3.深入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研讀詩歌,品味語言。2.感同身受地體會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寫于抗日戰爭的最艱苦年代。當時祖國半壁江山淪于敵手,民族處于危亡關頭。在詩中,作者面對現實,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