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周公誡子
選文中以“吐哺握發”形容君王為國家禮賢下士,殷求人才的精神,并以六種“謙德”強調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的第一要素。一、基礎知識積累1.給下列紅字注音 守以畏者(wēi) 睿智(ruì) 桀(jié) 紂(zhòu) 歟(yú)2.形近字┏祿(lù)俸祿 ┏裕(yù)富裕 ┏沐(mù)沐浴 ┗碌(lù)忙碌 ┗俗(sú)通俗 ┗淋(lín)淋濕3.多音字 ┏(xiāng)相信 ┏(wèi)畏懼相┫ 畏 ┫ ┗(xiàng)宰相 ┗(wēi)守以畏者4.詞語解釋【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號!菊]】告誡,警告勸誡(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就咳ィ健ァ!緹o以魯同驕土】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人才。驕,怠慢,輕視。【相】輔佐!据p】分量小,引申為輕微,淺薄!静浮靠谥泻赖氖澄。【德行】道德品行!緦捲!繉挻,寬容!臼亍勘3!竟А棵C敬,謙遜有禮!緲s】光榮,榮耀,榮華顯貴!緝】行為約束而有節制,不放縱。【貴】地位顯要。【畏】威,威嚴!韭斆鳌恐该鞑焓吕怼!绢V恰柯敾,聰明!居蕖坑拮,不巧偽!菊堋棵髦,聰明。【博聞強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居伞糠钚校駨摹!就觥繙缤,死亡。【可不慎歟】能不慎重嗎?慎,謹慎,慎重。歟,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5.文學常識填空(1)《周公誡子》選自____,作者____,____(朝)古今詩學_____的開創者。(2)周公,是周初的___家,姓___名___,曾幫助____滅商。(3)“一沐三握發,_____,猶恐_____”就是____的典故!緟⒖即鸢浮浚1)《韓詩外傳》 韓嬰 西漢 韓詩學(2)政治 姬 旦 武王 (3)一飯三吐哺 失天下之士 吐哺握發二、課文復習1.作者回顧【明確】韓嬰,又被尊稱為“韓生”,燕(郡治在今北京市)人,其生卒年月已難詳考。西漢今文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治《詩經》,兼治《易》。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為常山王劉舜太傅。著有《韓詩內傳》和《韓詩外傳》。南宋以后,僅存《外傳》。清趙懷玉曾輯《內傳》佚文;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韓詩外傳》二卷、《韓詩內傳》一卷、《韓詩說》一卷。2.關于周公【明確】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稱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稱為周公。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攝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聯合武庚和東方夷族反叛,他出師東征,平定反叛,大規模分封諸侯,并營建洛邑(今河南洛陽)作為東都。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主張“明德慎罰”。其言論見于《尚書》的《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3.題目解說【明確】本文是節選自《韓詩外傳》,題目是編者加的。本文是周公教育兒子伯禽的一段內容。誡,告誡,警告勸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