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作文寫作指導----擬題
擬 題
【技法點撥】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條龍,那么,題目就是這條龍的眼睛。眼睛有神龍能飛,題目有神文增輝。題好一半文。題目擬得好,能獲得好評,獲得高分。中考作文大多是話題作文或者是給材料作文,要求學生自擬題目,因而擬好作文題目就顯得尤為關鍵。好的作文題應是:新穎,能引人讀文。那么,怎樣擬出這樣的作文題呢?
一、反常法
現在的中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常常在選擇文章題目上顯示其獨特的見解。如《欲速可達》,作者取題目時就用了反常手法,取“欲速則不達”之反義,令人耳目一新。其他的如《沒有“異想”,哪來“天開”》也有這個效果。
二、采用散文化的語言或詩化的語言
如果你有心把文章寫成比較詩意的散文,或者說你工于散文,那么不妨考慮用散文化的語言,有先聲奪人之勢。如《我也銜過一枚青橄欖》《著一襲美麗的綠袍》《一絲甘醇沁心田》等題,無不顯示小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與靈氣。
三、諧音法
針對一篇歹徒搶劫銀行,一位青年上前與之搏斗,而有一些人卻圍觀不助的新聞,有的同學寫讀后感時,擬題為《見義勇為與見義勇“圍”》,用了諧音法,把兩種不同的態度并列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擬成《〈街頭一幕〉讀后感》《贊見義勇為精神》《談世界觀》等,就顯得一般,讀者看到題目后就不想看正文了。再如,針對當前中學生重文輕理的現象,有個同學寫評論文,擬題為《要重理“親”文》。這題目顯得鶴立雞群,與眾不同。
而如果擬成《要文理并重》《不能忽視文科》等標題,就一般化了。
四、套用法
對影片名、歌曲名、古詩名以及成語俗語等進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為文章的題目,這就是借用。這樣的題目顯得典雅大方,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引人喜愛。如《不能忘卻的記憶》借作名篇的名字,《愛拼才會贏》借用歌名,《敢問千年誰最酷》改自電視劇主題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套用成語俗語,《何以解憂,惟有文章》套用了詩句《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我的眼里只有你》套用了廣告詞。這些標題通俗明了,妥帖自然,讓人耳目一新。
五、比擬法
用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擬題,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愛。例如《我與自信簽約》這個題目,讓人看了禁不住要問:“我”怎么與“自信”簽約呢?于是有了往下讀的欲望。其他的如《干糧和獵槍》《忠誠:溝通友誼的橋梁》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懸念法
就是故意用違背常理邏輯的語句作題目的方法。這種題目能激起讀者的興趣,有想一口氣把全文讀完弄個水落石出的效果。擬題時運用造懸念的方法,還能給讀者以充分的聯想和想象的空間。如《感謝車禍》,“車禍”為什么還要感謝呢?讀者急于想從文中看個究竟。其他的如《美麗的謊言》《地球上最后一個人》《三人一雙眼》《拍賣誠信》和《耳朵“挑食”》等,無不使讀者想看下去。
七、流行語法
流行語作為流行時尚,非常容易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同時,在這個信息社會,同學們對流行時尚都有相當的了解,要利用這個擬題,相對于同學們來說比較容易,把握時尚,幾乎是信手拈來。如《在橋一方》《都是課外書惹的禍》都是用當前流行的詞語作題,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有一種親近感而產生閱讀欲。再如《李白上網》,這不禁使人要問,李白怎么會上網,上什么網等,從而想看個究竟。其他的如《qq城風波》《給韓寒讓出一條道》等,無不撩起讀者閱讀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