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維納斯》課堂教學實錄
生:(一女生的臺前演講)劉雪,你好,當看到你照片的第一眼,我的整個心靈被震撼了。僅僅用“逆境”二字已難以形容你當時的處境。但你卻微笑著面對,笑得那樣天真,仿佛一切都未發生般地云淡風輕。您醒來后第一愿望:“爸爸,幫我找個老師補課。”讓我自慚形穢。或許劉雪你不是所有人中最勇敢的一個,但你卻是以最從容的態度面對災難的英雄。請允許我用英雄來稱呼你這個年僅14歲的女孩吧,因為你的勇敢與堅強,是許多成年人都無法做到的。 謝謝你,劉雪,你的堅強給予了我們許多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讓我們沉著地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危機,會讓我們排除萬難,走向成功。 劉雪,你很堅強,向你學習,祝你早日康復! …… (同學們為他們的精彩演講鼓掌!)
師:生命中的缺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對缺憾的勇氣和戰勝挫折的信念。
師:(出示幻燈片)送給大家一首詩《殘缺也是一種美》,與大家共勉。(同時播放《恩雅牧羊人之月》曲子伴奏)我起個頭,大家一起朗誦。“殘缺也是一種美”起。殘缺也是一種美早晨因太陽沒有升起才有了晨曦,黃昏因太陽落山才有了夕陽,晚上因有圓缺才有了月牙,霧天因少了陽光才有了朦朧。事物本身都是殘缺的,然而殘缺更顯其美的質樸。完好無損、十全十美,只是一種虛幻的夢境。 愛他們吧,殘缺不是他們的過錯,是因為上帝的不公! 愛他們吧,拋棄他們是在褻瀆自己的心靈! 讓我們都來做一棵大樹,為他們的生活撐起一片愛的綠蓬。(生朗誦的聲音洪亮,情感飽滿)
師:雖然“完好無損、十全十美,只是一種虛幻的夢境”,但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一生平安,不要留下任何的人生缺憾。(同學們自發鼓掌)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聲音洪亮,態度和藹可親)
生們:老師再見!
教學反思:《米洛斯的維納斯》采用誘思探究教學法,緊扣語文新課改理念,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營造了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做一次“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的開放式的探究學習。一堂課的開課,猶如小提琴演奏,第一個音符就定下了樂曲的音調。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導入時的配樂《化蝶》和圖片,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課文情境。小組討論最大限度地活躍了學習氣氛,調動群體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相互間進行智力啟迪和互補。通過演講、表演等形式,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抓住學生討論中的最佳契機,適時加以鼓勵、點撥。如有爭議的或帶有共性的問題再作集體指導,培養學生篩選、分析和整合語言信息的能力。聯系四川汶川地震,插放圖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感受人文情懷。通過本節課,學生體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學會了如何面對人生的缺憾:堅強的意志,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必勝的信念。學生的收獲和有所感悟是對老師最大的激勵。面對著那一雙雙神采飛揚的眼睛,一顆顆青春蕩漾的心。我想,那種禁錮學生思維、束縛學生手腳的灌輸式教育真的應退出歷史舞臺了。在課改的大潮中,愿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爭做時代的弄潮兒,以智慧作槳,理想作帆,載著學生去尋求知識,放飛心靈。